只是像遼東,吐谷渾,契丹等地,雖納入了大隋的版圖。
這些地方并不適合種植,每年所所需要的供給,多數都要通過中原之地給予。
運送一趟糧食過去,單單是運送的隊伍就要吃一大半。
尤其是此刻大隋內亂,北方東突厥虎視眈眈。
一旦大戰起,動輒兵馬幾十萬北上,糧食留著的確有用。
“請陛下放心,臣說的一年后是與糧食有關。”
武信從來不關心隋朝的谷物畝產多少,總之,他的種子種植出來肯定比隋朝的谷物要強。
“好,便按照你所說,開倉放糧!”
楊廣拳頭握緊,啪的一聲砸在龍案上。
他寫下詔書給,加封陳棱,范貴為金城,隴西,靈武各地撫慰使。
大興便有儲存糧食的糧倉,即刻便將糧食送往西北之地。
同時讓魏征擔任巡察官員,若有官員趁機中飽私囊,貪墨者,夷滅三族!
“臣讓天策府的人將錢財準備妥當,一并送到魏征手里。”
武信身為楊廣的女婿,這時候也得做個表率。
老丈人發糧食,那他就發錢。
反正這些都是他抄來的,花起來那是一點不心疼。
何況他本就是大隋的人,將錢花給大隋,這更加的合理應當。
“陛下此舉宅心仁厚,臣也愿意寫書信一封送往太原,告知臣父拿出部分家中錢糧送予西北之地。”
李世民在這里聽武信和楊廣交談,一句話都沒有落下。
若是他沒有個表率,楊廣會如何看待李家?
李家要拿出錢財,糧食,但不能發給太原周邊的百姓。
否則這算什么,籠絡民心?
“世民此舉甚合朕意,相信西北的百姓也不會忘了你們李家的。”
楊廣抬眸看向李世民,再次打量起這個表兄弟的兒子。
其容貌俊朗,小小年紀便一身英氣,氣宇軒昂。
初見之時,他仿佛看見了當初罵殿的武信。
此子頗有心機,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身為大隋之臣,這是我們李氏應該做的。”
李世民垂下頭說道。
武信也沒想到李世民雖年輕,做起事來卻講究的很。
行吧,又讓其躲過去一劫。
看廣哥似乎對李世民也不反感,太原還需要李淵平亂,他的刀暫時便按下。
李世民緩緩退出大殿,殿內則是只剩下武信和楊廣。
“少誠,朕這個表兄弟的兒子你覺得如何?”
楊廣眼見李世民的背影從目光中消失,好個人中龍鳳的少年。
他有幾個兒子,沒有一人能與之談吐,氣質相比較的。
“帝王之姿!”
武信毫不猶豫,脫口而出。
除了李世民以外,就連李淵,李建成都有帝王之姿。
楊廣沒有言語,對于武信的說法并不驚訝。
楊花落,李花開,他從未忘記這幾個字。
李姓之人很多,他本以為是反賊李子通。
如今看來,李淵父子,似乎比李子通更有說服力一些。
不過民謠始終是民謠,什么天日之表龍鳳之姿。
他一日不死,這些人只能是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