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像滅吐谷渾,高句麗那般滅了東突厥,我大隋再也不懼邊患之憂。”
自古以來,北邊匈奴、鮮卑、柔然、突厥不絕,歷代王朝皆受其影響。
倘若大隋能將其徹底平定,定會被記載至史冊。
楊林只感嘆體衰年老,若年輕之時,定然率兵征征討。
好在他還有個孫子武信,重孫兒武濁。
爹打不完就兒子打,憑借大隋的國力,只要日后登基的皇帝不是敗家玩意兒,早晚把這東突厥給耗死。
“少誠,當初朕夢到的三只惡虎已去其二,這最后一只還得交給你。”
楊廣一臉期待的盯著武信,對了,還有宇文化及的二兒子。
這小子心黑手毒,讓他和武信一起出馬,保準讓東突厥哭爹喊娘。
尤其是一些影響武信正面名譽的事,可以全都交給宇文成龍。
雖說有些不道德了點,但誰讓武信是他的女婿,保護的好一點,讓他以后記載的名聲好聽一點有錯嗎?
何況宇文成龍那個小子,哪里有半分道德。
名聲已經臭了,再臭也臭不到哪里去。
“請陛下放心,東突厥猖狂不了多久了。”
武信也早就盤算著去打東突厥,一直沒去不是打不過,而是暫時沒必要。
有李淵在前邊頂著,這對于大隋來說是一道屏障。
倘若李淵放東突厥南下,甚至是與其聯合,這就是給他們一個滅了李家的機會。
他現在不怕李家起勢,就怕李家沒動作。
“百日宴也快到了,朕給濁兒,瀾兒再送些什么好呢。”
楊廣擺弄著手里的佛珠手串,他身為天下共主,要什么有什么。
可面臨選擇的時候,卻讓他有些難以抉擇。
之前要將倭島的金山送給兩個孩子,但他覺得有些俗了。
“陛下,對于佛教您怎么看?”
武信也盯著楊廣的手串,目前來看種子的效果非常好,根本不用過多時間去檢驗了。
只需要把一些種植成長時間快的種子,交給周邊的百姓即可。
到時候他便可以進行造神,上天眷顧大隋,賜予從未出現的種子,且收成極高無比。
一旦百姓的信仰出現動搖,便能削減佛教的影響。
更甚至是按照原來的計劃,一刀切。
“不喜,但無可奈何。”
楊廣將佛珠手串放下,禮佛這種事不止是百姓干,他也干。
這其中緣由很多,他信佛嗎?
未必信,佛教徒皆慈悲之心,他哪有半分。
可以不信,但必須去做。
只有這樣,百姓心中與他的精神寄托相通,使得雙方在精神層面上,能達到一種和諧統一。
對于佛道日漸強盛,占據的田地,還不用上繳賦稅,他何嘗不氣。
既然選擇了與百姓相同的精神寄托,他豈能胡亂去更改。
“陛下,倘若臣想滅佛,您覺得可行嗎?”
武信之前的決定從未和楊廣商量,這是頭一次提起。
此話一出,楊廣,楊林皆對視一眼。
二人眼中的震驚,足以說明他們心中所想。
武信,膽子實在太大了。
“若滅了佛教,百姓沒了寄托,可是會大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