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懂。”
李秀寧微微搖頭。
武力只能讓義軍屈服,若是能讓其真心實意歸降,對于他們來說才是最有利的選擇。
就連大隋目前都講究以仁義行事,楊廣那個殘暴的人也發了罪己詔。
李家若是以暴制暴,豈不是連大隋都不如。
“是,我不懂。”
李元吉歪了歪腦袋,對于這種蔑視他太熟悉了。
他無論說什么都是錯的,誰都看不上他。
他不懂,那為什么不教導他?
“大哥,先穩妥行事,我便回去了。”
李秀寧又交代了一聲,打馬出營,去了太原西北方向的樓煩郡。
“大哥,何必聽她啰嗦,我們帶著一支精兵,讓李元霸將其打服就是。”
李元吉等李秀寧走后,再次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不急。”
李建成何嘗不眼紅這幾萬人,可是當今世道,不能再魯莽行事了。
將來他們若是征討大隋,是沖著立國去的。
若是得罪了太多的人,留下了不好的名聲,定然會影響以后的名聲。
“行吧。”
李元吉見誰都不聽他的,干脆就不說了。
反正天塌了有爹頂著,爹頂不住了還有哥頂著。
楊廣自發出南巡的消息后,一直密切關注著北邊太原的消息。
令他失望了,李淵老實的很,根本不打算掀起一丁點風浪。
“陛下,距離南巡的時日只有三天了。”
“嗯。”
楊廣垂下頭,看著龍案上的名單。
武信等人他是一定要帶走的,但得留下點人幫他駐守東都。
“少誠,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看了一會兒,他還是把決定權交給了武信。
自從武信追隨他以后,似乎在他潛移默化的意識里,無論做什么都想讓武信幫忙參考。
沒了武信,他做決定都有些不踏實。
明明這小子是個武夫,卻成了他的智囊。
“這個,這個,還有這個。”
武信當著滿朝文武上了御階,十分不客氣的趴在龍案上。
這一幕,令諸多文武心中直呼離了大譜。
就算是太子,皇太孫,也不能這般行事啊。
可偏偏對方是武信,他們一不敢惹,二不敢說。
“都是些老將?”
什么魚俱羅,邱瑞都出來了。
大隋這么多人,難道就沒人用了嗎?
尤其是魚俱羅,這老家伙目有重瞳,讓他很不安心。
因為武信的面子,他才不與之為難。
如今還讓其守東都,他南巡怕是連覺都睡不著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嘛。”
武信也不認識朝內年輕的人,關鍵這些人雖是老登,可實力擺在那呢。
一些年輕的人來,還真不一定是老登的對手。
最主要的是他們忠心啊,年紀也大了,不會做出晚節不保的事情來。
“侑兒也要留下?”
楊廣看著楊侑的名字,他打算南巡將其帶上,順帶教導一番。
“當然了,他已經十一歲了,肩上也該挑起擔子了。”
武信自己淋過雨,就要把別人的傘撕掉。
他都已經十一歲了,該把頭發梳成大人的模樣,支楞起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