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銑憑借著自身身份,勢力的確不小。
從江陵到武陵,長沙,零陵等地,都被其占領。
“眾所周知,江淮勢力反叛者極多,若是在這里拖延久了,讓這些勢力達成一致意見,率軍堵截或是前來,對于我們來說并不是好事。”
“拉開兵勢直接跟他干一場,五萬對四十萬罷了。”
“無論如何,此戰優勢在我!”
武信不想繼續拖延時日,他們南巡之路,往東便是江淮等地。
倒不如趁著后軍十萬未到,做出大勝朱燦輕敵的表現,主動讓蕭銑出兵來。
雙方在平地上拉開打一場,一戰先擊潰蕭銑士氣再說。
追隨楊廣一同來的臣子,聽著武信的話額頭直冒汗。
五萬對四十萬,還罷了?
還優勢在我?
不過有一點,說這話的是武信,他們只能暫且相信。
畢竟一路走來,武信干過的壯舉太多了。
帶著兩千人入吐谷渾,將其攪得天翻地覆。
像這種充滿奇跡的戰役都能打出來,這次五萬對四十萬。
或許,應該,可能,會贏嗎?
“會贏的!”
宇文成龍無條件支持武信,舉雙手雙腳贊同。
何況蕭銑也不過是宣稱四十萬罷了,這里邊肯定有水分。
就像他們,除去后勤人員,也能宣稱擁兵十二三萬啊。
“侯爺說的沒錯,我們大勝朱燦,更應該乘勝追擊。”
裴元慶不懂打仗,也不懂指揮兵馬。
但是他爹就是這么教他的,一定要趁士氣正盛,敵軍士氣減弱與其交戰。
“少誠,朕把決定權交給你。”
楊廣南巡,本就是沒打算參與交戰,準備讓這些小一輩的人歷練。
既然眾志成城,那他又有什么好謹慎的。
這些個逆賊在他沒來的時候,也無法北上破了隋軍的防線。
就算現在他們輸了一陣,逆賊又能如何?
“打!”
武信本意就是開戰,既然決定權歸了他,那還有什么好說的。
蕭銑本來就是個沒才能的,能起勢全靠著手底下的人。
而此人沒才能不說,還喜歡猜忌。
有這樣的君主,一個勢力哪能夠長久。
“好,此戰皆在你。”
楊廣大手一揮,做起了甩手掌柜。
他只負責觀戰,起到一個提升士氣的作用。
宴席散去,隋軍接到繼續進軍的消息。
當他們得知敵軍對外宣稱有四十萬人的時候,并未慌張。
在他們心中,只要領軍的是武信,就沒有贏不了的仗。
就算最后他們戰死也無妨,武信大方無比,給他們的撫恤金也能讓妻兒老小吃上一輩子。
所以,又有什么好怕的。
李世民雖說被當做質子,楊廣卻并未將其當做質子看,仍然讓其游走于軍營之中。
對于武信五萬對四十萬的消息,李世民也剛剛知曉,這次他有些不敢茍同武信的做法。
之前五萬打十萬,若是讓他指揮的話,憑借朝廷兵馬的精銳程度,也能夠打贏朱燦。
可這次不同,人數差距太大了。
就算敵方有吹噓的可能,但實際人數也不會少于二三十萬。
若是此戰還能贏,那武信便已經無解了。
李家,絕對不可能有起勢的機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