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于楊侑而言,無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只要民心穩固,人心不散,這東都便猶如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定然能夠堅守得住。
楊侑快步登上城墻,極目遠眺,只見東邊的天際已然塵土飛揚,遮天蔽日。
那李唐的騎兵如洶涌的潮水一般,浩浩蕩蕩地向著東都奔騰殺來,隊伍之中還夾雜著眾多身形魁梧、服飾迥異的異族人。
往昔,祖父楊廣曾與他提起過李淵,言語之中提及此人極為隱忍,且頗具能力,是個不可小覷的人物。
然而此刻在楊侑看來,即便李淵再有能力,可他竟然引異族人南下,妄圖借助外力來達成自己的野心。
這般行徑不僅是禍亂大隋,還是在禍亂天下之人。
若是任由李淵得逞,讓這些異族趁機大肆侵略大隋,那這天下豈不是又要陷入如同五胡之亂時那般的動蕩與混亂之中?
百姓又將遭受無盡的苦難與浩劫,李淵,便是民族的罪人。
姜松站在楊侑身旁,手指向沖到東都城墻外的敵軍將領,逐一介紹道:
“殿下,您看,那騎在馬上,身著錦袍的便是柴紹,而那手持雙錘,氣勢洶洶的便是李元霸。
旁邊那位神色冷峻的則是李神通,還有那……”
楊侑聽聞這些名字,腦海中突然閃過之前魏征送來的書信內容,信中提及抓獲了隴西李神通的家人之事。
為了進一步確認,他微微皺眉,開口問道:
“這李神通可是從隴西之地逃走之人,聽聞是那李淵的堂弟?”
姜松對于李神通的了解雖不算十分詳盡,但此前邱瑞曾有所提及,他稍作思索后回應道:
“正是此人。
他的家人被扣押在大興,他自己則逃到了李唐。
據說此人對兵法頗有研究,此次便是由他指揮李唐的大軍前來攻打東都。”
楊侑眼中瞬間閃過一抹狠厲之色,好個逆賊李神通。
祖父楊廣曾教導他,身為帝王,行事需有狠辣決絕之心,可他卻一直秉持寬仁為懷的理念。
然而如今面對李神通這般謀逆叛國的逆賊,若再一味仁慈,便是對大隋的不忠,對百姓的不仁。
此等逆臣賊子,確實該受到應有的懲戒,以儆效尤。
“來人,速速選派得力之人去往大興,告知魏征。
即刻將李神通全族斬首,務必把其首級速速送往東都,以彰我大隋之威嚴,震懾那些心懷不軌之人!”
姜松微微一怔,帶著些許意外的神色看了一眼楊侑。
就在方才,這年輕的小殿下對待身負重傷的邱瑞是那般的溫和、體恤,言語間滿是關切與敬意,盡顯仁慈寬厚之態。
然而此刻,卻見他殺伐果斷。
毫不猶豫地下令要滅了李神通全族,前后反差之大,著實令人吃驚。
果然不愧是楊廣的子孫,楊廣本就是以狠辣決絕聞名之人,如今看來,這股子狠勁到了其孫子楊侑身上亦是絲毫不減。
這或許便是帝王家的行事風格,在關乎江山社稷、王朝威嚴之時,他們可以在仁慈與狠辣之間迅速切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