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本王便將這些兵書贈予你,望你能用心去研讀。
助你在日后的戰事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李靖聽聞此言,內心激動難抑。
他緩緩上前,目光緊緊地落在那些兵書上,眼神中滿是熾熱與渴望。
身為一名統兵將領,對于兵書的熱愛猶如本能,又有誰會對這等蘊含著無窮智慧與謀略的兵書不心動?
武信瞧見李靖這般表現,心中便已明了。
這家伙和宇文成龍如出一轍,皆對兵書有著極為濃厚的興趣。
本來這些兵書便是虬髯客有意要送給李靖,只是后來歷經諸多機緣巧合,輾轉之下才到了自己的手中。
如今自己將其轉贈予李靖,也算是讓這些兵書物歸原主了。
況且如今宇文成龍遠在西北,不在自己身邊,而多了個李靖這樣的將才,一樣可以為自己統領大軍。
李靖小心翼翼地將兵書收好,恭敬地拱手行禮道:
“王爺如此厚愛,對末將有知遇之恩。
末將李靖定當肝腦涂地,忠心相隨,永不背棄,以報王爺大恩。”
武信微微點頭,神色莊重地說道:
“你無需僅僅忠心于本王個人,而應將這份忠心奉獻于大隋江山社稷。
如今正值大隋多事之秋,內有叛逆,外有強敵。
正需我等忠臣良將齊心協力,共扶大隋于危難之際。”
李靖聞聽此言,心中更加敬佩武信的忠義與格局,當即高聲回應道:
“是,末將李靖愿為大隋出生入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收服了李靖,武信見李世民眼巴巴望著李靖手里的兵書,他便問道:
“怎么,世民也對這些兵書感興趣?”
李世民微微點頭說道:
“回王爺,末將的確對其深感好奇與興趣。”
曾幾何時,李世民便日夜苦讀兵書,滿心期許為李家開疆拓土,創立不朽大業。
然而,命運弄人,誰能料到他這一身本領尚未有機會盡情施展,便已然被李家無情地拋棄。
如今,他又已斷去一臂,淪為殘缺之人,在這世間,又怎能輕易覓得成就大業的契機?
既已深知成就帝王霸業無望,那便退而求其次,成為一名統兵將軍,在沙場上建立一番赫赫戰功,也算不枉此生。
何況,他如今已然回不去李家,而大隋有武信在,國勢穩固,根基深厚,斷不可能輕易被他人所顛覆。
若想在這亂世之中保全性命,唯有死心塌地地忠心耿耿為大隋效力。
武信聽聞李世民之言,微微頷首,說道:
“剩下的抄寫兵書皆存放于東都,本王此次出征并未將其全部帶來。
若是世民真心喜愛,本王即刻命人前去取來,送予你一份便是。”
在武信心中,只要是隋朝的將領愿意用心研學兵書,他都會毫不吝嗇地將兵書慷慨相贈。
于他而言,從來不存在藏私的狹隘想法。
即便是面對李世民這般身份特殊之人,他亦能坦然給予,且絲毫不懼李世民日后會心生不忠。
畢竟,他始終堅信,他既能給予別人諸多恩遇與資源,亦能在必要之時將其全部收回。
就在眾人交談之際,一名傳令兵神色匆匆地闖入大帳,高聲稟報:
“王爺,李元吉率領一支兵馬前來挑戰。
并且在陣前喊話,讓李世民前去見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