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棋高一著,采取了更為大膽且具有戰略眼光的策略。
想要進一步擴大戰果,直接將矛頭對準了李唐的太原。
眼下李唐軍隊本就軍心渙散,毫無斗志可言。
如果后路再被堵死,那可就真的是陷入絕境,插翅難逃了。
到那時,恐怕連河內郡原本就搖擺不定的各縣官民都會趁機對他們發起攻擊,落井下石。
想到這嚴峻的后果,李神通不敢有絲毫猶豫,連忙高聲下令道:
“即刻命人準備拔營,全軍迅速整理行裝。
我們必須盡快返回長平,以圖后計,絕不能在此地坐以待斃!”
副將滿臉遲疑地開口道:
“將軍,如今我軍即將撤離,您看是否要下令燒毀各地縣城,以及隋朝遺留在此的糧倉?
如此一來,即便河內郡最終歸附大隋,他們得到的也不過是一片廢墟。
定然難以在短時間內恢復元氣,對我李唐也算有所交代。”
副將心中清楚,按照李唐平日里對百姓所宣揚的仁德政策。
這種燒毀百姓家園與糧草的行為顯然是有違初衷,不太妥當。
但此刻局勢萬分緊迫,他們匆忙退軍,自身能帶走的糧草本就有限,更別說隋朝原本儲備在此地的那些豐富糧草了。
如果將其完好留下,無疑是為隋軍補充了物資,增強了敵人的實力。
李神通聽聞副將的提議,眉頭緊皺,臉上露出猶豫之色,內心陷入了激烈的掙扎。
一方面,他深知此舉定會讓百姓遭受巨大痛苦,損害李唐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另一方面,若不如此,李唐在這場戰略撤退中將會處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沉思片刻后,他咬了咬牙,惡狠狠地說道:
“燒,全都燒個干凈,絕不能讓隋朝輕易撿到任何便宜。
事已至此,顧不得那么多了,先保住我李唐的根基要緊。”
副將領了李神通這一決絕的命令,趁著手中還勉強能掌控住一些縣城的兵力,不敢有絲毫延誤,當即匆匆前去發布了命令。
很快,在李唐軍隊撤走之前,只見一隊隊李唐士卒手持火把,如潮水般涌入縣城與糧倉各處。
剎那間,火光沖天而起,熊熊大火迅速蔓延開來。
無論是繁華的縣城建筑,還是堆積如山的糧草物資,皆被無情的火焰所吞噬,在一片火海之中漸漸化為灰燼。
大火熊熊燃起,剎那間,河內郡各處縣城的上空皆被濃烈的黑煙所籠罩。
那黑煙滾滾翻騰,如墨染蒼穹,遮蔽了日光。
正在指揮大軍向長平穩步進軍的武信,遠遠瞧見那沖天而起的火光與彌漫天際的黑煙,猛地勒住韁繩。
武信目光凝重地望著那著火之地,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憤怒。
這場大火背后,意味著百姓的流離失所,是無數生命與心血在戰火中的掙扎與消逝。
想當初入主河內郡之時,李唐對當地百姓是何其友善,何其用心。
可如今,卻因戰略上的失利與敗退,就要棄城而去,臨走之際竟喪心病狂地放起一把大火。
好一個所謂的“仁義李唐”!
平日里對外宣稱以仁德治國,可其麾下之人在關鍵時刻便是這般行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