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坐在程咬金背上,開懷大笑,心情格外舒暢。
“嘿嘿,臣哪有力氣,全是陛下真龍之軀散發的龍威,給了臣一些力氣,讓臣能夠有幸侍奉陛下。”
武信站在一旁,看著這極為幼稚卻又充滿君臣和諧氛圍的一幕,不由得笑出了聲。
無論什么時候,廣哥這愛玩的性子總是改不了。
而程咬金這老小子也確實有眼力見兒,就沖他這份機靈勁兒,這國公的爵位就活該他當啊。
李淵一死,原本盤桓于太原周邊的李唐勢力瞬間群龍無首,紛紛作鳥獸散,選擇歸降隋朝。
唯有李秀寧所率領的那一支兵馬,猶如中流砥柱般,仍然在拼死抵御著劉武周洶涌如潮的攻勢,堅守著最后的陣地。
隋軍大營之中,諸位將領齊聚一堂,氣氛熱烈而又凝重。
李世民也位列其中,只是他始終低垂著頭,沉默不語,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對周圍的一切都置若罔聞。
楊廣端坐在主位之上,目光威嚴地掃視全場,而后緩緩開口道:
“如今李淵麾下各部皆已歸降我大隋,唯有雁門之地仍有李唐余孽在負隅頑抗。
諸位將軍,如今正是我大隋徹底平定叛亂、彰顯國威之時。
誰愿意挺身而出,前去將這雁門給收復回來?”
此語一出,一時間,大帳內所有將領皆來了興致,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畢竟李淵這棵大樹已然倒下,剩余的李唐兵馬在他們眼中不過是殘兵敗將、強弩之末,猶如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多久。
像這種痛打落水狗、輕松立下赫赫戰功的絕佳機會,誰不想緊緊抓住?
李世民聽著耳邊此起彼伏的爭搶聲,他對姐姐處境極為擔憂。
隨即,他起身說道:
“陛下,在雁門領兵之人正是臣的姐姐。
臣愿意親自前往,憑借著臣與她的姐弟情誼,將其勸降。
如此一來,既能避免我大隋與李唐殘部再起刀兵,造成不必要的傷亡與損耗,又可防止被劉武周這等逆賊趁亂撿了便宜。”
楊廣目光轉向武信,問道:“少誠,你說呢?”
武信回應道:
“陛下,臣以為李世民所言甚是,此舉確實可行。
待成功收復了兩地之后,臣也好順道將那劉武周給一舉覆滅。
如此一來,既能徹底平定李唐之亂,又能拔除劉武周這顆北方的毒瘤,可謂是一舉兩得,于我大隋的穩定與擴張大有裨益。”
楊廣站起身來,后中氣十足地說道:
“好,既如此,朕便在東都靜候佳音,等待你們凱旋歸來。
待成功滅了劉武周之后,我大隋的大軍也好趁機休整些時日,再圖東突厥。”
當日,楊廣便帶著些人馬返回東都。
武信安排好人駐守太原后,與李世民火速趕往雁門。
李世民派人把書信送到李秀寧大營,很快便收到了回信。
“王爺,家姐同意我去見她,但不準攜帶兵馬。”
武信點點頭,走在了最前邊。
見李世民不解,他說道:
“走啊,不帶兵馬帶個人沒問題吧?
你別這么看我,我不是沖你姐姐去的,我是為了化干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