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信見楊林一臉嚴肅鄭重,還道是要探討何等重大之事,當下也收斂起了嬉笑之態。
原本他并未有與楊林商議的打算,畢竟楊林年事已高。
在他看來,楊林往后不必再為朝堂之事以及大隋對外的戰事勞心費神,只需安心在東都頤養天年,盡享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即可。
然而如今楊林既然已然發問,武信也覺得不宜有所隱瞞,于是便開口說道:
“千歲,大隋內亂已然平定。
而接下來,我意將戰略矛頭轉向對外。”
言罷,武信抬手,修長的手指直直指向了雁門、定襄以北的東突厥所在之處。
“自上古以來,北方的游牧民族便屢屢成為各朝各代的重大憂患。
秦朝之時,匈奴兇悍猖獗,始皇帝為保大秦疆土,收復河南之地,而后更是征調民力修筑起萬里長城,以此來抵御匈奴的南侵。
至高祖在位之際,有那白登之圍的困窘,無奈之下只能定下和親之策以求暫時的和平。
到了武帝時期,霍去病北征大漠,封狼居胥,大展軍威,迫使匈奴遠遁漠北。
秦、漢兩朝,面對北方邊患,或采取防守,或推行和親,或出兵征伐。
然,終究未能將這北方邊患徹底根除。”
武信稍作停頓,似在整理思緒,又似在醞釀情緒。
片刻之后,他的眼神中閃過一抹決然,再次開口:
“直至我大隋,這北方邊患依舊如鬼魅般縈繞不去。
依我之見,既然此前諸多方法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此患,那便索性采用最為徹底、最為決絕之策。”
說到此處,武信微微提高了聲調,
“深入那廣袤無垠的漠北之地,大軍所到之處,無需留情,無需封刀,唯有一個‘殺’字。
要將其族類斬盡殺絕,殺至片甲不留,殺到這片土地上再無其蹤跡為止。
如此方能永絕后患,還我大隋北疆長久安寧。”
楊林聞聽此言,不由得心中一凜,下意識地倒吸了一口涼氣。
武信這番話,實在是太過驚世駭俗,令人不寒而栗。
讓一個民族徹底從世間消失,而且還是在北方諸族中人數頗為眾多、勢力不容小覷的東突厥。
這是何等的血腥與殘暴,又是何等的野心勃勃與瘋狂決絕。
倘若真依武信所言施行,那這“再世人屠”的名號,恐怕必然會穩穩地扣在武信頭上。
“千歲,如今我大隋正值強盛,可謂是人杰地才輩出。
且看那諸多豪杰猛將,似我這般,還有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慶等一眾英雄人物。
往昔的朝代又何曾同時擁有如此眾多武藝高強、威震四方的猛將?
若不趁著這大好時機,一舉將北方邊患徹底蕩滌清除,豈不是白白浪費了這等天賜之機,辜負了我等英雄豪杰齊聚一堂的盛景?”
武信言辭激昂,眼神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似是已看到了大軍北征、將東突厥屠戮的場景。
殺一是為罪,屠萬即為雄;屠得九百萬,即為雄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