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一聽這話,眉頭立馬就緊緊皺了起來,目光一直緊緊地放在武信的腰上,那眼神里滿是懷疑之色。
武信說這話,他可是一萬個不相信。
平日里武信在戰場上那可是勇猛無敵,身體好得很,哪會隨隨便便就腰疼,這借口找得也太牽強了些。
不過轉念一想,這臭小子倒也還算不錯,起碼知道什么叫節制,不像那些個荒淫無度的人。
就沖這一點,不愧是自己一直看好的人,他心里對武信的這份自律,倒還十分的贊賞。
武信正和楊林悠閑地閑聊著,聊著聊著,忽然腦海中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頗為重要的問題。
他趕忙神色一正,連忙對楊林說道:“千歲,我這說句不好聽的話啊,萬一您老人家哪天……駕鶴西去了。
這靠山王的王位,您打算將來傳給誰?”
武信這話雖說有些直白,可畢竟這是關乎楊家后續根基的大事,不得不提前考慮。
楊林聽了這話,并沒有因為武信言語間的直白而生氣,反倒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確實,這的確是個當下就該好好思量的問題,武信說得很在理。
回想這些年,自己收下的那些義子們,命運那叫一個坎坷。
不是在戰場上被敵人給殺害了,就是犯了些過錯,被他自己給殺了,如今剩下的也沒幾個了。
就說那羅芳、薛亮等人,雖說對自己那是忠心耿耿。
可論起天分和本事來,卻著實是差了些火候,難當大任。
“你這一提起這個事兒,老夫反倒是覺得挺可惜的了。”
楊林微微嘆了口氣,語氣中滿是遺憾地說道。
“千歲,您該不會還在想著秦瓊吧?”
武信一聽楊林這話,心里就跟明鏡兒似的。
不用怎么細想,光用屁股想都能猜到楊林說的這個“可惜”指的是誰。
楊林聽了,緩緩地點了點頭,開口說道:
“沒錯,若是秦瓊那小子能一心一意為我大隋效力,再加上如今你又提前封了王,有你在朝中坐鎮。
到時候老夫要是走了,這靠山王的王位,說不定還真能落到秦瓊的頭上。
畢竟那小子武藝高強,也算是個人才。”
楊林一邊說著,一邊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惋惜之色。
顯然對秦瓊沒能為大隋所用這件事,一直耿耿于懷。
武信無奈地笑了笑,秦瓊啊秦瓊,還真是老頭這一輩子的心病了。
不過在他看來,秦瓊可真不配繼承這靠山王的王位。
他趕忙勸說道:
“千歲,咱也別老想著那些已經不可能的事兒了,倒不如多想想那些還活著的、靠譜的人。
我看殷大哥就很不錯,這些年他對您那可是盡心盡力,對楊家的忠心那也是天地可鑒。
不管什么時候,只要您一聲令下,他絕對是沖在最前面,毫無二話。”
武信這話一出口,心里也默默對羅芳、薛亮等人說了句抱歉。
畢竟這靠山王之位事關重大,那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決定的。
繼承者不僅要對大隋忠心耿耿,而且還得有真本事在身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