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蘇毗的情況就全然不同了。
此刻大隋的駐軍牢牢盤踞在此,已然對蘇毗的局勢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蘇毗內部本就因這突如其來的外力介入而動蕩不安。
更要命的是,在外部,還有黨項和雅隆部如同餓狼一般,時不時地發起猛攻,讓蘇毗陷入了腹背受敵的艱難境地。
宇文成龍這一番操作,那可真是明明白白地告訴蘇毗眾人。
能干就接著跟大隋好好合作,要是干不了,那大家就一拍兩散,各走各的路。
這就是典型的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做派,反正他宇文成龍背后有大隋撐腰,行事無所畏懼,根本不在乎蘇毗這邊會有怎樣的反應。
大約一個時辰過后,宇文成龍一身肅殺之氣,大搖大擺地出現在了蘇毗王都那莊嚴的大殿之中。
此時,大殿周圍站滿了蘇毗的文武大臣們。
他們一個個面面相覷,對于宇文成龍突然召集他們前來,心中皆是極為的費解,都在暗自猜測著到底所為何事。
就在眾人疑惑之時,有一位膽子稍大些的大臣站了出來,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禮,而后語氣還算客氣地詢問道:
“敢問大隋的宇文將軍,您這般著急把我們召集過來,究竟是有何要事?”
待旁邊的翻譯將這話準確地傳達過去后,宇文成龍這才緩緩開口,聲音沉穩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意味。
“諸位,那墀蚌蘇在位期間,縱容手下的臣子們恣意妄為,對奴戶更是殘酷虐待,臣民們早就怨聲載道。
更為甚者,她當初竟然勾結念幾松,一起謀劃弒君之事,通過這般大逆不道的手段,才讓自己登上了蘇毗女王的寶座。
有這樣一個品行惡劣、得位不正的君主,蘇毗又豈能長治久安,長久地繁榮下去?”
宇文成龍振振有詞地說道,仿佛他此刻就是那正義的化身,在為蘇毗的未來憂心忡忡。
其實當初宇文成龍在背后攛掇墀蚌蘇去勾結念幾松,二人合謀去弒殺達甲吾的時候,就已然預料到會有今日這般局面。
后來達甲吾果然死于非命,而念幾松也沒能逃脫被殺的命運。
只不過,在那最為關鍵的時刻,宇文成龍暗中派人去給念幾松提了個醒,這才導致后來念幾松臨死前反咬了墀蚌蘇一口。
只是當時這事兒并未在蘇毗國內掀起太大的波瀾,畢竟墀蚌蘇當時已然手握大權,手段狠辣,將局勢控制得死死的。
不過,蘇毗國內還是有一部分王室之人知曉這件事的內幕的。
只是他們一直以來都迫于墀蚌蘇的淫威,敢怒不敢言,只能把這份不滿深深地埋在心底。
但私下里,他們對墀蚌蘇早就已經是極為不滿了。
畢竟在他們看來,墀蚌蘇這王位來得本就不正當,根本就不配坐在那個位置上。
如今聽宇文成龍這般一說,蘇毗的這些朝臣們頓時炸開了鍋,紛紛竊竊私語起來。
對于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而言,一個得位不正的君王,確實早就該被趕下臺了,這本就是無可厚非的事兒。
只是這廢立君主的大事,無論怎么說,那也應該是由他們蘇毗本國之人去議論、去權衡,最終達成一致的決策。
哪里輪得到大隋的一個將軍在這里指手畫腳、說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