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話音剛一落下,就見一位朝臣步伐沉穩地走出朝臣之列,恭敬地朝著楊廣行了一禮后,大聲說道:
“陛下,古往今來,那異族在邊境制造的禍患就從未斷絕過,歷朝歷代面對這般情況,大多都是束手無策。
可唯有咱們大隋西滅吐谷渾,讓西邊的邊境得以安寧。
東征高句麗,更是彰顯了我大隋的赫赫軍威。
大隋每次出戰,那必定是戰無不勝,只要取得勝利,就定要滅其國,絕不給敵人留下死灰復燃的機會。
這般氣魄和能耐,縱觀歷史長河,又有幾個朝代能做到?”
這位朝臣越說越激動,臉上滿是自豪的神情,繼續說道:
“此番我大隋的精銳兵馬北上,定然能夠一舉覆滅東突厥,讓其再也無法成為我大隋北方的威脅。
到那時,我大隋的國威必將遠揚四海。
而陛下您開疆拓土的英名,也必將被載入千古史冊,為后世之人所傳頌!”
這世上的人,大多都是喜歡聽好話的,楊廣自然也不例外。
他這些年殫精竭慮,哪怕是背負著諸多罵名,也要堅持去做那些旁人看來或許有些勞民傷財、爭議頗多的事兒,究竟是為的什么?
還不是為了能夠在這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想要與那秦始皇、漢武帝這樣的千古一帝比肩。
想當初,大隋可是一度呈現出四分五裂的跡象,各方勢力錯綜復雜,矛盾重重,局勢那是混亂不堪。
可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經過一番波折,大隋卻又分而后合,再次歸于一統,這在旁人看來,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如今,若是他楊廣能再憑借著開疆拓土的功績,被后世賦予開疆拓土皇帝這樣的名聲。
那他這一生的功績,可就真的是能夠千古所載,名垂青史了,這也算是圓了他心中的一個宏偉夢想。
當即,楊廣神情肅穆,緩緩地握住那象征著至高無上皇權的天子劍。
目光堅定地環視了一圈朝堂上的群臣,而后大聲說道:
“此次北征東突厥,朕亦要同往。
朕要親率大軍,與將士們一同征戰沙場,定要讓那東突厥知曉我大隋的厲害!”
說著,他又將目光投向了皇太孫楊侑,接著道:
“著令皇太孫楊侑,于東都主政!
朕不在的這段時日,這大隋的諸多事務,便都交由你來打理了,你可要盡心盡力,莫要辜負朕的期望。”
楊侑聽聞此言,趕忙緩緩起身,畢恭畢敬地躬身拱手道:
“謹遵陛下圣諭,孫兒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托,定會將東都之事處理妥當,讓陛下無后顧之憂。”
“加封武信為掃北大元帥,統并州之軍!”
楊廣再次高聲宣布道,這旨意一下,整個朝堂的目光便都聚焦到了武信身上。
輪到自己了,武信也連忙站起身來,學著楊侑的樣子,躬身拱手,大聲說道:“謹遵陛下圣諭。”
都已經忘了這是第幾個大元帥的頭銜了,不過這掃北大元帥聽起來倒是挺唬人的。
方才群臣那可是照著楊廣一個勁地夸贊,各種好話、漂亮話都說了個遍,把能想到的溢美之詞幾乎都用盡了。
程咬金作為武信的鐵桿追隨者,這好不容易輪到武信了,他先是清了清嗓子,像是在努力醞釀著情緒一般。
片刻后,他便雄赳赳氣昂昂地從人群中走出,故意提高了聲調,高聲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