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武將多得就像天上的繁星似的,隨便一挑,那都是有不少戰功,隨手一選都能有好多人夠資格進去。
想罷,楊侑便開口說道:
“祖父,魏征那是一定要入閣的。
他那直言進諫的性格,還有提出的薄賦斂、輕租稅、息末敦本的主張,那可都是為了咱大隋的江山社稷著想。
就憑這些,便足以證明他是個難得的良臣了。”
“長孫無忌身份較為特殊,不過魏征也時常提起此人,可見他也是有本事的,亦是良臣。”
楊侑繼續說道,一邊說著,一邊還在名單上做著記號。
“宇文成龍倒是可惜了。”
楊侑微微嘆了口氣,想起宇文成龍之前的那些事兒。
雖說犯了錯,可也著實是有些才能的,所以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楊廣聽著楊侑點出來的這幾個人,心里倒是有些意外,隨后便問道:
“虞世基、虞世南二人你沒有什么想法嗎?”
楊侑也不避諱,直言道:
“虞世南倒是可入閣,他的才學和品行都是有目共睹的。
可虞世基雖說是祖父您的近臣之一,在孫兒看來,此人卻是個徹頭徹尾的奸佞之人,和那宇文化及都能有得一比了。”
楊廣聽了楊侑這話,并沒有惱怒,反而是笑著看了一眼楊侑。
對他的這份敢說敢做的表現極為滿意,有自己的主見,也敢于表達,日后定能成大器。
楊廣再看向那份名單,單單從上面的情況來看,的確是出現了武將多于文臣的局面。
他思索了一會兒,便開口說道:
“命魏征去廣招天下賢臣,讓其皆來我大隋入仕。”
楊廣如今也該適當放權了,正好讓楊侑多和魏征接觸接觸,也讓他好好感受一番魏征有多氣人。
“孫兒領命。”
楊侑恭敬地應了一聲,然后放下名單,朝著楊廣躬身行了一禮,便告退離開了。
楊廣則是拿起毛筆,蘸了蘸墨,在另外一張紙上鄭重地寫下了第一個人名。
在他心里,這凌煙閣的首位,那自然是當屬武信的。
雖說楊林對大隋也有著極多的貢獻,但楊林好像早就有了歸隱之心,不太愿意再涉足朝堂上的那些事兒了。
既然如此,那楊林肯定也不愿意和武信爭搶這個位置。
所以他連詢問楊林想法的意思都沒有,便直接將楊林放在了后邊的位置上。
隨后,楊廣又開始琢磨剩下的人選,那些已經死去的老將們就算了吧,畢竟都已經不在人世了。
而活著的邱瑞、魚俱羅雖然現在不在朝內,可在先帝時期,這兩位老將就已經開始追隨大隋了,那也是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得把他們算進去。
還有張須陀,也得算上一個。
至于剩下的名額,都是年輕一輩的了,就從武信周邊那些人里選取便是了。
不過這么一算下來,楊廣又覺得二十四個人好像是少了點。
既然武將這邊更為突出,人數也更多。
那倒是可以調整一下,將凌煙閣設為武將二十四人,文臣十二人,這樣加起來一共就是三十六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