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此景,正應了那句震撼人心的話。
犯我大隋者,雖遠必誅!
這面旗幟,不僅是大隋威嚴的象征,更是對所有敢于冒犯大隋之人的嚴厲警告。
“集結兵馬,下一處,快!”
武信殺了步利設后,心中殺意翻涌,猶如決堤的洪水般難以遏制。
區區一個步利設,根本無法澆滅他心中熊熊燃燒的怒火。
他的目光,已然望向了突厥王庭的方向,決心要將那里的突厥人殺個片甲不留。
軍令如山,隋軍的行動力驚人。
不多時,整齊威武的大隋騎兵再次迅速集結起來。
戰馬嘶鳴,士卒們神情肅穆,士氣高昂。
他們身披戰甲,手持利刃,在武信的帶領下,如同一股鋼鐵洪流,向著北邊突厥王庭的方向,浩浩蕩蕩地繼續進發。
……
與此同時,在突厥王庭,原本忙碌有序進行著大遷徙的突厥人,被一則突如其來的消息打破了節奏。
各部首領們聽聞隋軍在陰山大破突厥部落,還殘忍地將那里的士卒尸體筑成了京觀。
在最初的驚愕過后,他們心中涌起的,并非是對隋軍暴行的恐懼,而是被深深激怒的憤怒。
畢竟他們皆是同族,唇亡齒寒,這一消息就像一道殘酷的預警,讓他們仿佛已經預見了自己同樣悲慘的下場。
“為何還不集結起來離開,莫非你們是想著等隋軍打來不成?”
頡利可汗心急如焚,手中緊緊攥著馬鞭,對著各部的首領們大發雷霆,他的臉上滿是焦慮與不滿。
就在這時,一名身材魁梧的首領毅然站了出來,直視著頡利可汗,言辭激昂地說道:
“可汗,我實在不明白……
明明我們東突厥一直以來都是北方草原當之無愧的霸主,縱橫馳騁,無人敢犯。
可為何,僅僅是一見到隋朝人,我們便要如此狼狽地逃離?
倘若我們一直這樣逃下去,隋朝人又緊追不舍,那我們又究竟能逃到何方?
難道我們就要這樣一直懦弱地逃避,丟掉我們的尊嚴與榮耀嗎?”
這位首領的話語擲地有聲,說出了在場許多突厥人的心聲,引得周圍不少人紛紛點頭附和。
“他說的沒錯!隋朝人實在欺人太甚,居然兵分數路,如此明目張膽地不把我們放在眼里。”
另一位首領也跟著大聲附和,情緒激動得滿臉通紅,
“據說此次楊廣竟然親自與隋軍騎兵同行,可他們不過才一萬人馬罷了!
而我們突厥,如今兵馬還有幾十萬之眾,又有什么可畏懼的!”
“不遷徙了!他們要是膽敢來犯突厥王庭,那就跟他們拼個魚死網破!”
又有數名突厥首領義憤填膺地站了出來,紛紛握緊了拳頭,眼神中透露出視死如歸的決絕。
即便頡利可汗手底下有個實力不凡的金陀雷,但此刻,眾人已然被憤怒沖昏了頭腦,紛紛決定豁出去了。
畢竟,突厥王庭是他們的根基,是象征著突厥榮耀與尊嚴的地方。
倘若連王庭都要舍棄,那他們東突厥人還有什么是不能舍棄的?
又還有什么顏面在這草原上立足?
這種強烈的榮辱感,讓他們決定不再退縮,而是選擇奮起反抗,哪怕面對的是來勢洶洶的隋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