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使者們起身,各國使者便按照事先準備好的順序,逐一介紹起自己的國家。
他們滔滔不絕地講述著本國的歷史淵源、風土人情,甚至將國內的人口數量、士兵的編制與數量也都和盤托出。
大帳內一時之間充斥著各種陌生的地名、拗口的語言。
得虧是有翻譯在,否則誰也聽不懂這些人說的什么。
對此,楊廣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跟他說這些有什么用呢?
是想用兵力,人口來威懾他?
那這樣的話就想多了,大隋人口雖缺,但從來不缺少鐵騎。
輪到拜占庭王朝與薩珊王朝的使者發言時,場面明顯更為隆重。
他們的介紹詳盡細致,與此同時,為了著重展現自身雄厚的軍事實力,他們著重提及本國的兵馬數量,那一個個龐大的數字,意圖讓大隋知曉他們絕不是可以輕易小覷的對手。
兩國使者皆身著锃亮的甲胄,他們身姿挺拔,就是要以這般威風凜凜的姿態,彰顯自身與他國的截然不同,凸顯其國力的昌盛與強大。
一番炫耀與鋪墊之后,使者們終于緩緩切入正題。
拜占庭王朝的使者率先開口,他微微欠身,目光卻緊緊鎖住楊廣,言辭懇切地說道:
“大隋皇帝陛下,大隋之強盛,天下有目共睹。
然地域廣袤,并非每一位子民皆能成為縱橫沙場、無畏無懼的勇士,想要憑借現有的力量橫跨整個西境,談何容易。”
薩珊王朝的使者見狀,立刻接過話頭,補充道:
“陛下您久歷沙場,統領大隋萬千兵馬,想必深諳戰線長短對于一場戰爭的意義。
如今,大隋若執意往西擴張,戰線勢必會被越拉越長,如此一來,后勤補給的難度將呈幾何倍數增長。
糧草、軍械如何及時供應?
兵員如何快速補充?這諸多難題,皆會成為大隋西進途中難以逾越的障礙,還望陛下三思。”
武信留意到楊廣微微低頭,神色冷峻,對這些使者的進言似聽非聽,并無回應的打算。
他霍然起身,聲如洪鐘般開口說道:
“戰線該如何推進、糧草怎樣籌備、軍械又如何調配,這些瑣碎事務就不勞諸位費心了。
如今,我大隋一心只為征戰,實在無暇分身款待諸位。
倘若諸位此番前來并無其他要事相商,那么便請就此散去,莫要耽誤我大隋的軍國大事。”
武信這一番話擲地有聲,各國使者通過隨行的翻譯聽懂之后,帳內頓時一片嘩然。
他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顯然沒料到會得到這樣一個強硬的回應。
最終,經過一番私下的商議與推舉,拜占庭和薩珊王朝的使者被眾人簇擁著站了出來。
那位拜占庭使者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目光中透著幾分決然,說道:
“大隋皇帝陛下,倘若您仍舊執意要往西擴張,揮師攻打西突厥,進而威脅到我等各國的安危。
那我們這上百個國家必將聯合起來,共同抗擊大隋的西進之勢。
還望陛下斟酌利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