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崔氏頓時噤若寒蟬,萬萬沒想到,許清月竟然如此甩鍋,咬她一口。
“母親明鑒,清月屋里日日都擺著炭盆,內事房送過去的都是頂好的銀絲碳呢。”
清月委屈巴巴地說道:“可是我屋里只有兩盆炭火,依舊冷得難受。”
“她屋里的地龍,怎么不燒起來?”長公主淡淡道。
大崔氏無奈了,她以為許清月小住幾日便要離開了,哪里知道她是來長住的。
今年冬天冷,府里購買的碳火本就不夠,若是燒地龍,更是不夠用了。
但這些難處,大長公主從不過問,只會看她有沒有把家管好。
大崔氏低頭應道,“是,兒媳知道了,今日就把清月妹妹屋里的地龍燒起來。”
“那就多謝嫂嫂了,等地龍燒起來,我一定好好抄佛經。”
許清月笑得甜甜的,貌似單純無邪。
長公主見事情解決,這才滿意,喊著敦親王妃離開了。
進宮一共兩輛馬車,敦親王府一輛,長公主府一輛。
進了馬車,王妃便一臉唏噓,拉著魏晴柔說話。
“哎,這長公主府里,怕是又要熱鬧了。”
“這是為何呢,母親?”
魏晴柔連忙支棱起了八卦的耳朵。
“長公主膝下只有一個兒子,生下來就請封為世子,行冠禮后,便娶了清河崔氏為妻。這大崔氏出身名門,賢惠能干,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姑娘。”
“可惜……”
敦親王妃的眼眸里帶著同情,“可惜子嗣緣淺,就生了一個英姐兒便壞了身子,以后無法生育了。”
魏晴柔也跟著嘆氣,古代女子立足何其艱難。
第一要看家世教養,從小守著規矩長大,德言功容,行走坐臥,樣樣都要學。
然而學得再好也要嫁人,嫁出去的女兒真就是潑出去的水,娘家一般不會過問,全由夫家做主。
運氣好了,生一窩孩子,立足腳跟。
運氣不好,如大崔氏這般,只怕世子一定要納妾了。
果然,敦親王妃繼續說道:“這許清月是駙馬爺那邊的親戚,得了長公主的青眼,等過完年,估計就要納入府里做貴妾了。”
世子的貴妾,是能夠上皇家玉牒的人,也算得上有牌面有身份的人物了。
還沒入門,許清月就能以碳火為由頭挑大崔氏的理兒,可見是個心眼多的。
可想而知,以后大崔氏的日子會更艱難。
魏晴柔不免生出兔死狐悲的同情心。
幸好是證實了秦平安不能生,不然,她的日子只怕會更慘。
想到這里,魏晴柔居然生出慶幸。
幸好秦平安是個人見人厭的大紈绔,又幸好是他不會生,讓王妃都覺得虧欠她,她才能過舒坦的小日子。
說完了八卦,敦親王妃又叮囑魏晴柔:“這些,咱們自家人說說就完了,可不能給外人說。”
魏晴柔連忙鄭重其事地點頭,“母親放心,兒媳的嘴,嚴實呢。”
婆媳二人生出一種吃瓜的默契感,對視一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