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老板這么說就見外了。”陳陽接過那疊資料邊看邊說道:“如果浙商銀行的現金流出現問題可以直接跟我說。”
“我可以暫時把后勤部那些官員的戶頭放在你那里一段時間。”
“那倒不用,”葉正先正色道:“陳部長這筆錢就足夠了。”
“放我們銀行三個月,我用最高利息跟你結算,您看怎么樣?”
陳陽放下資料道:“好吧,咱們打交道這么久,這點小忙我還能拒絕嗎。”
“這筆錢先放在你那邊三個月,三個月之后再說。”
葉正先連忙起身道:“陳部長,謝謝您了,那我就先走了,告辭。”
“慢走,不送。”
目送葉正先離開,陳陽再度拿起那些資料看了看,
這些是小通橋跟陽光貿易的交易明細,他只需掃一眼就能得出最終答案。
只是,在看到腦海之中出現的那個數字的時候,他也有些咋舌。
藥品的利潤遠比他想的還要暴利。
就這么說吧,按照這個趨勢,一年后,他的資產就能超過民國首富孔家的資產。
這還不包括英國那邊喬治在負責的藥廠,以及未來北美市場。
這種藥一旦流通起來,那真的是比用印鈔機印錢還要快。
而且,陳陽的布局,藥廠只是一部分,他現在手里的那個華富基金才是關鍵。
這個基金的明面上管理人是英國人,但實際的幕后老板卻是他。
其實,最初成立這個基金的目的就是拉攏英國方面的貴族加入。
只是,他們不會放心把資金交給一個華夏人跟一個法國人。
無奈之下,陳陽只得通過英國領事館的卡爾爵士成立華富基金。
以基金會的名義,接收那些英國貴族的投資,再以投資海外資產的名義,投資給英國的藥廠。
轉來轉去弄了一大圈,雖然看上去麻煩的很,但能令大家的安心。
要不然,他當初也不能跟帝國銀行信貸部的松島行長一起做局,吞下山本吉三郎百分之三的股權。
本來這股權質押給了基金會,就等于直接給了陳陽,還是以一個極其低廉的價格。
三百萬日元...
咚咚咚,思緒未落,一陣敲門聲響起。
“進來。”
東野大木拿著貨運調度表走進來道:“部長,按照您的吩咐,已經將后天的車次做了調整。”
“增加了一趟,晚上十一點發往廣州的貨車...”
“做的好,”陳陽接過調度表,上下看了一眼,笑著贊了一句。
東野大木恭敬的說道:“這是我應該做的,部長,要是沒有別的吩咐,我先回去工作了。”
陳陽揮了揮手,拿著手里的調度單,嘴角微微上揚的笑容比ak還難壓。
一切都已經做好了,這一次,不知道誰又要倒霉了....
兩天后,滬市金家坊,滿鐵調查局。
調查局情報處處長青木友介跟黑龍會的小頭目西田智久緊張的守候在電話機的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