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那邊已經有回復,愿意出售一批石油給我們。”
“他們所提供的數字,加上本土方面大和油業以及一些海軍部的庫存,相信應該能夠滿足海軍部的需求,”:
沖田競司點了點頭,打開隨身的公事包,拿出幾張支票道:“廣本閣下特意讓我送支票過來,”
“這一段時間都沒聽到陳桑匯報關于購買石油的進度,他們以為是價錢方面的問題。”
“本土方面已經傳來明確指示,陳桑只需要幫助我們購買到足夠的石油,至于資金方面不成問題。”
“陛下已經頒布御旨,命令財政大臣重新提交今年海軍部軍費預案。”
“帝國銀行方面也跟我們談妥了,會全力支持海軍部南下計劃。”
“所以,陳桑可以放心大膽的跟對方談判,前提是,必須要提供足量的石油。”
陳陽看了看幾張支票上的數字,神情微微有些變化。
相比起陸軍的摳摳搜搜,海軍部的手筆只能用一個“壕”字來形容。
要是華夏的海軍也能這么壕?
不知怎得,陳陽看著手里的支票卻想起一個人來,華夏海軍司令官,陳紹寬。
看過《建國大業》的人應該對李連杰飾演的這位海軍總司令有點印象。
這位海軍司令的才能毋庸置疑,當然,在后世人的眼中,此人不僅僅是才華出眾,甚至想法也是十分大膽,大膽到有些癡人說夢。
因為,早在民國十七年,那時候的陳司令還是第二艦隊司令官的時候就向政府提交了一份計劃書。
這份計劃書將華夏周圍海域分為四個板塊,利用航母來護衛漫長的海岸線。
如果想要完全按照他的想法去建設華夏海軍。
那么,他需要近二十艘航母,每一艘航母的造價為十八億,按照當時的國情,這就是把這個民國政府賣了也建不起啊。
而且,海軍是行走的吞油怪,那么多航母需要的石油....
呵呵,以華夏的國情,有那個實力養嗎?
雖然說這個計劃的確沒什么可操作性,不過,能在這個時候想到航母戰法,陳司令的戰略眼光的確非常不錯。
后來,江陰海戰,華夏海軍徹底成為歷史,這位陳司令退居山城,仍然不斷向軍委會提出重組華夏海軍的建議。
有一段時間,他甚至退而求其次,想要山城拿出一筆經費,向英國人購買他們退役軍艦...
而軍委會那幫老爺收到上峰的指示,一味的給他畫大餅,只用一個拖字,硬生生將他耗了十幾年。
可憐這樣一個愛國將才,終身都是郁郁不得志。
陳陽把玩著手里的支票不禁感慨,要是華夏政府能有日本政府一半的魄力,華夏海軍也不至于只有二十艘老破艦艇,對陣日本人的三百多艘艦船。
“陳桑,陳桑。”沖田競司的聲音將陳陽的思緒拉回現實。
“哦,不好意思,沖田君,我有些失態了。”陳陽羞赧的解釋了一句。
“陳桑是不是在煩惱石油運輸方面的事情,這點你不用擔心,只要對方能把石油運到亞洲任何一個地方,我們都會派運輸艦去接收。”沖田競司還以為陳陽煩惱的是石油運輸問題。
“嗯,這個問題不大,到時候我會跟對方協調。”陳陽滿口應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