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外頭,孫途才覺著呼吸要順暢不少,但心中的疑惑卻更大了,忍不住看著眼前二老,張嘴想繼續問什么,卻被種師中先一步說道:“
(本章未完,請翻頁)
你是不是聽他們說過,去年這一敗正是因為我們的見死不救才導致了積重難返,全軍崩潰?簡直是顛倒黑白,真正導致大敗的不在我西軍,而在童貫的中軍。因為他們的突然冒進和退縮,本就使我左右兩路兵馬出現在了全軍之前,并隨即就遭受到了新一輪襲擊。
“可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即刻發兵想去救援中軍。可結果呢,遼軍居然早有準備,竟于半道設伏。也是我們急于救援給了他們可趁之機,導致中伏落敗。本來那時,若是中軍肯出兵援手,事情還有挽回的余地,可偏偏那童貫卻因畏戰而帶兵不斷后撤,竟是把我們給拋在了后方,成為了他們得以安全撤離的犧牲品!若非我西軍將士浴血奮戰,不惜以一軍之力拖住遼軍主力,只怕都等不到今日,我北伐大軍便已大敗虧輸了。”
種師道此刻的臉色也顯得頗為陰沉,接著自己兄弟道:“而這一切換來的又是什么呢?是童貫的斥責,是他們的推卸罪責,把此番大敗的責任全推到了我西軍頭上,說什么不肯出兵相救,導致他們大敗退兵。我很清楚他這么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撇清自己,欺上瞞下,好繼續掌握軍權。而那些北軍和禁軍將領,或是被蒙在鼓里,或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全都默認了這一切,把罪名都強加于我西軍。甚至連我們想要讓他們幫著多給傷藥,或是把傷兵-運去后方,都被童貫給拒絕了。”
孫途沉默,愕然,隨后又是一陣了然后的心寒。到了此刻,他終于明白明明各方面都應該占著優勢的宋軍竟會落得這般田地,并最終以慘敗收場了。說到底,還是因為軍中將帥失和,雙方早成死敵所造成的了。
只怕在經過之前那一戰后,西軍就已和童貫為主的中軍離心離德了。有了之前的教訓,再想讓他們出力與遼軍死戰到底,那就是做夢!當這樣一支宋軍去和上下一心的遼軍做最后的決戰時,潰敗已是必然。
“那你們為何不像朝廷奏明一切呢?”孫途這話一問出,就苦笑起來,這還用說嗎?
果然,就聽種師中道:“因為朝中壓根就不可能信我們的話,你道我們未曾上表辯白過嗎?根本沒用,誰會信我等武將的話呢?西軍早就被朝廷視作異類,甚至有些人看來,我們就此與遼軍同歸于盡才是最好的結果。”
“你可知道前日我們去見童貫時他最后是如何說的嗎?他就是以這些傷兵的生死為籌碼,讓我們兩翼兵馬在接下來的決戰中頂在前頭,去和遼軍正面交鋒,好為他中軍的最后勝利創造條件。”種師道寒了張臉道。
孫特則再度變色,總算是明白那天他們兩個出帳時為何面色那么難看了。但同時,他又生出了一個問題來,當下看著他們:“二位相公為何竟要把這一切都如實告知于我?我自認也是身輕言微,怕是無法改變眼下的局面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