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一切必須要快,因為北邊的大遼將士怕是守不了太久了……
蕭干的思緒被一排跪倒在地,高聲請降的家伙所打斷:“常勝軍罪將余萬遙人等攜麾下眾將士拜見大遼奚王,還請王爺寬宥我等之前的魯莽過錯,放我等一條生路!”隨著這一請,這些將領紛紛沖其磕下頭去。
蕭干此時依舊端坐馬上,居高臨下地打量著這些降將,臉上的殺機時隱時現。要真依著他的內心,此刻就要下令把這些家伙全部處死,一個不留。因為要不是他們,大遼國內的亂象就不會如眼下般嚴重,自己更不用拋開北邊戰事特意跑來南邊,從而給金人以更多的機會。可以說,這些家伙的罪行并不比女真人要小。
但很快地,他又收斂起了心中的怒火殺意,只是淡漠地一抬手中馬鞭:“你們都起來吧。既然本王有言在先,只要你們歸降就可既往不咎,自然當言而有信。”
“謝王爺寬恕我等……”這些將領這才真正松了口氣,然后紛紛起身。
“余萬遙,你這就帶人去把城中還在負隅頑抗的部下全部約束住了,既然你們已歸順朝廷,就無謂再多增傷亡。”蕭干看了下周圍,當即吩咐道。
余萬遙立刻大聲應命,可還沒等他招呼其他人一起行事呢,蕭干又突然問道:“那董匡和孫途呢?這兩個罪魁禍首可有被你們所殺啊?”
“回王爺,董匡此時正被小人禁錮在前邊一座院子里,已徹底失去了反抗能力。至于那宋將孫途,他……他……”說到這兒,他卻是有些心虛了。
“那孫途又怎么樣了?莫不是你讓他逃了?”蕭干立刻喝聲問道。在他眼中,孫途的威脅可比董匡,甚至整支常勝軍都要大得多,因為他已經知道了這個家伙在此番戰中所起到的作用,包括這次的守城,以及更早些時候的沿路騷擾,皆是出自他的謀劃。
余萬遙頓時雙腿一軟,再度跪了下去:“王爺恕罪,我們本已圍住了他,卻不防孫途手下個個武藝不凡,更有厲害的火器傍身,才讓他得以脫身。但如今涿州皆已落在大遼將士手中,料那孫途也逃不出去。”
“哼,真是如此嗎?你沒看到南邊沒我大遼一兵一卒嗎?”蕭干說著,臉色再沉,高聲喝道:“你們還愣著做什么,還不快帶路,往南門搜尋捉拿孫途及其黨羽?”
這聲吼立刻唬得眾叛將大汗淋漓,連忙高聲答應,果斷頭前帶路,引了眾遼軍就直朝著南邊撲去,就是蕭干都沒有前往守備府,而是隨眾同行。他必須親眼看著孫途被殺或是被拿才能放心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