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隨著孫途陪著大家一起受刑,而且挨的軍棍更多,完全不打半點折扣后,將士們心中的怨氣已變成了擔憂,變成了慚愧。沒有哪一次比這回更讓他們覺著原來軍法是那么的森嚴,無論是什么人,曾經立下過什么功勞,只要觸犯軍法,必將受到嚴懲。
那每一次落下的軍棍不但是抽打在孫途的背上,更是抽打在了每一個討賊軍將士的心里,尤其是那些拱衛于高臺四周的青州兵,聽著上頭的砰砰聲,臉上的肌肉更是跟著顫抖抽搐,難過到了極點,也對孫途的敬意達到了最高點。
突然間,一名兵卒下意識地開口唱起了起來:“大宋將士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歌聲一起,周圍的袍澤們先是一呆,繼而便一個跟著一個,慢慢也唱了起來。先是十幾人,然后是幾十,幾百,最后不光是高臺周圍的那上千將士,就是高臺上還在揮棍的兵卒,人群中看著這一切的將士們,也都不自覺地加入到了這一首軍歌的大合唱中來。
歌聲慢慢匯聚,響作了一個調子,一首詞曲古怪簡單,卻又一聽能懂的軍歌在人群中飛快散播唱響:“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第二不拿百姓一針線,百姓對我擁護又喜歡;第三一切繳獲要歸公,努力減輕朝廷的負擔……”
開始時,百姓還只是好奇地聽著,但隨著將士們不斷唱著,重復唱著,這首朗朗上口的歌曲居然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很快地,就有許多百姓也加入到了這歌曲的合唱中來,這也意味著百姓們對孫途和討賊軍的認同認可,相信他們確實是一心為公,再無任何的懷疑與芥蒂。
古時商鞅為立信而在城中設一木,明言有力士能搬木到城門者可得百金。當時秦國百姓還不肯信,直到有壯漢嘗試著移動了巨木,然后果真得到百金重賞。由此,朝廷法令得以被舉國百姓認可,并最終讓秦國的變法深入到國內的每一個角落,成就霸業之始。
而今日孫途做的要比商鞅更為激進,他以自身受刑來取信于民,取信全軍。由此一陣軍棍打下來,軍心民心皆已投到了他的懷中,為接下來的行動徹底打開了大門,鋪平了道路!
他的這點心思尋常百姓和將士自然是看不出來的,而那些頭腦足夠機敏的讀書人,在此大勢之下,也徹底不敢再站到這么個被所有人所信任,甚至是頂禮膜拜的大英雄的對立面。可以說,這一百軍棍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要比揮軍攻下幾十座城池更大。身外之城易破,心中之城難攻啊!
不過這一切終究只是對整個大局來說,可真正關心孫途之人卻明顯不這么看,比如他的家人。
就在眾人合唱,群情激蕩,大家伙兒對孫途的崇拜之情到達最高點時,他卻還在高臺之上承受著軍棍的無情抽打。隨即,就見有一人乘馬如飛沖來,幾如劈波斬浪般從人群外一沖而入,高聲尖叫: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