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左右,大軍前進途中一隊騎兵迎面趕來,停在遠處表明身份之后下馬跑到陣中,來到劉備諸葛亮面前拜道:“卑職奉關平將軍之命求見軍師大王,關平將軍讓卑職告訴大王,陷河谷底與八里灣交界的山區靜的可怕,大夏天的連鳥叫聲都沒有,極可能有魏軍埋伏。”
懷疑一旦產生,罪名就已成立。
人最危險的時候往往是沒意識到危險的時候,一旦意識到危險就會生出警惕之心加倍小心,從而提前發現并及時避開危險,不讓自己陷入死地。
諸葛亮又是極度謹慎的人,是那種遇事喜歡往壞處想的悲觀主義者,自然不會天真的以為能順利將魏軍趕進八里灣全殲,所以他從一開始就準備了好幾套方案。
諸葛亮聞言說道:“傳令關平將軍,讓他停止前進原地等待,等我們過去會合。”
送走斥候劉備才擔憂問道:“軍師,最壞的情況出現了,魏軍既然沒進八里灣就肯定還有其他后手,你說附近會不會藏了一支魏軍偏師,等咱們決戰的時候偷襲射虎谷?”
都是打了幾十年仗的老六,戰場上的常規套路豈能不懂?
諸葛亮揮扇笑道:“大王放心,趙累已在射虎谷布下埋伏,魏軍不去則罷,去了就甭想回來。”
“另外臣給習珍的命令是趕去射虎谷聽調,習珍這會應該已經到路上了,等習珍的兵馬趕到射虎谷與趙累會合,大營的兵力就更充足了。”
劉備聞言松了口氣,由衷贊道:“還是軍師考慮周到,那接下來怎么做?”
諸葛亮揮扇笑道:“繼續拖,等白毦兵拿下街亭接到三將軍再說。”
張飛再怎么說也帶了兩萬人,這么一支生力軍堵在隴山道實在有點浪費,所以諸葛亮的打算是若能將魏軍趕進八里灣就在八里灣決戰,若此計失敗就襲擊街亭引張飛入關。
他清楚張飛的實力,也清楚張飛想要參戰的迫切心情,因此斷定張飛不可能在隴山道耗著,肯定會全力猛攻街亭的。
與此同時,街亭守軍面對張飛的進攻必然不會輕松,那畢竟是以勇武聞名的張飛啊。
所以諸葛亮篤定,此刻的街亭已經變成接近極限的駱駝,只需最后一根稻草就能將其壓倒,白毦兵就是那最后一根稻草。
想到張飛從魏軍背后殺來的場景,劉備激動道:“我沒問題了,一切聽軍師安排。”
大軍繼續前進,整整磨蹭了兩個時辰才跟五里外的關平會合,然后小龜殼變成大龜殼繼續向前磨。
漢軍那比裹腳老太太還慢的行軍速度很快便引起了張郃司馬懿的注意。
山區邊緣,張郃叼著狗尾巴草聽完斥候匯報,臉色陰沉的說道:“看來大耳賊和諸葛村夫意識到了咱們沒進八里灣,想用平推的辦法將咱們逼進去,怎么辦?”
這種情況騎兵根本沒法突進,騎兵沖到蜀軍陣前立刻就會遭到箭雨襲擊,頂著箭雨繼續沖鋒,貼到蜀軍臉上之后又會遭遇那些怪車的阻礙,從而嚴重影響騎兵速度。
沒了速度的騎兵還是騎兵嗎,還打的過如狼似虎的蜀軍嗎?
司馬懿說道:“看來得稍微改變下計劃了,我在這守著,請將軍帶支兵馬趕往八里灣攻打蜀軍的阻擊部隊,先將咱們身后清理干凈,然后咱們層層阻擊緩慢撤退,利用八里灣的地形消耗蜀軍。”
“蜀軍想利用八里灣的復雜地形困死咱們,卻忘了咱們比他們先進八里灣,時間比他們充裕,等打退身后的蜀軍阻擊部隊之后咱們就埋伏撤退同時進行,采用交替掩護的戰術撤往街亭,屆時看蜀軍能拿咱們怎么著?”
張郃點頭道:“好,我這就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