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沖急忙賠笑道:“哪能啊,不過這些也確實是咱們起事后需要面對的問題得提前考慮啊,不能等屎到屁眼了才想起找茅廁吧。”
彭綺惱羞成怒的說道:“那你說怎么辦,我聽聽你的高見。”
尤沖再次看向寧桓。
寧桓則看著彭綺說道:“小弟覺得您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提防潘璋的進攻,潘璋此人囂張跋扈,向來都是他搶別人還從未被別人搶過,現在您搶了他,他焉能善罷甘休,說不定這會已經在商量著怎么對付你了。”
“其次咱們的對手雖是吳軍但也不能不防范魏軍,曹仁目前就在宛陵抬腳就到,更重要的是連年征戰人口銳減,中原大地幾十上百里都看不到人煙,能勞作的青壯可是比黃金還珍貴的資源,曹仁看到咱們這兩三萬青壯能不眼紅?”
“曹仁若真從皖贛走廊過來搶咱們人口,您又如何應對?”
想到曹仁的強大和魏軍的可怕,彭綺臉色變了,心煩氣躁的說道:“那你說怎么辦,要不要我現在把物資給潘璋送回去再給潘璋道個歉?”
這話帶著撒氣成分,彭綺的心緒明顯亂了。
寧桓笑道:“宗帥稍安勿躁且聽我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曹仁可是當朝征南將軍,你完全可以像當日的尤突首領一樣投靠過去向曹仁討個官職,這樣咱就成了朝廷正式官員,徹底擺脫山賊身份不說,還斷了曹仁南下攻打咱們的念頭,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討到官職之后,您再以吳軍實力強大無法對抗為由,向曹仁索要一批糧草物資,這樣咱們的糧草和兵器就都解決了,對付起吳軍來也更有底氣了不是嗎?”
關興已將彭綺大軍看成了自家部隊,所以來之前特意叮囑寧桓讓他建議彭綺先投曹魏,從曹仁那要批糧草物資過來,等物資到手之后再滅掉彭綺,這樣曹仁送來的物資不就自然而然的落到他關大將軍的口袋里了嗎?
彭綺聽的滿臉意動,卻糾結的說道:“曹仁會給嗎?”
“肯定會。”寧桓篤定道:“咱們惦記著曹仁的糧草,曹仁卻惦記著您麾下的青壯以及整個豫章,將您拉攏到麾下對曹仁來說也是大功一件吶,比起收復豫章的功績,一點糧草算個屁,魏軍又不缺那點糧。”
“除曹仁外您還可以派使者趕往建業求見關老將軍,問關老將軍索要封賞,這樣萬一關將軍打敗曹仁陸遜奪得江東,咱也是大漢將領,不會被秋后算賬不說還能在漢中王麾下撈個官做。”
“咱是在曹孫劉三家夾縫中生存的墻頭草,就得學會隨風倒,誰給的好處多就管誰叫爹,您說呢?”
彭綺眼前一亮跟遇到知音似的握著寧桓的手激動道:“先生大才啊,那先生覺得我要不要再向孫權討個官職三家通吃?”
寧桓堅決反對道:“絕對不行,首先咱們禍禍的就是孫權的地盤,孫權肯定會極力剿滅咱們,咱跟孫權沒有共存的可能性,你不打他他會打你啊。”
“其次曹仁和關羽都不是傻子,想從他們手中拿到官職和糧草就得體現出咱們的價值,咱們的價值怎么體現,自然是通過打吳軍來體現呢,咱們打的勝仗越多,在曹仁關羽那的價值就越高。”
“這招叫做遠交近攻,遠交近攻你得先攻,打出戰績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想獲得戰績就得有敵人,所以咱不能同時討好三家,必須選擇一個敵人往死里揍,借此贏得另外兩家的尊重,然后拿著戰績向他們索要好處,宗帥,三家必須選個敵人的話你選誰?”
彭綺想都沒想便脫口而出道:“還用說嗎,肯定選孫碧眼啊,曹仁兵力太多打不過,關羽距離太遠夠不著,只能打孫權。”
“先生之言堪比暮鼓晨鐘令人醍醐灌頂,我愿拜先生為軍師,不知先生意下如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