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等了近三個時辰,彭綺匪軍終于進入視線,潘璋趴在草叢中盯著匪軍身影仔細打量的同時喃喃自語道:“保持陣型穩步推進,看來這個彭綺很謹慎吶,不過那又如何,今日我潘文珪倒要看看你們有多少戰力。”
彭綺在官道上行軍,潘璋則藏在官道西南方向的草叢里,目前雙方隔著二里左右的距離。
彭綺看到樹林之后沒再前進,而是盯著樹林打量道:“老四,派隊斥候去樹林中探探路,看里面有沒有埋伏?”
兵法云,窮寇莫追,逢林莫入。
彭綺雖沒讀過多少兵書卻也明白這個道理,更重要的是他在面對吳軍的時候絕對不會輕敵。
輕敵只會發生在經常獲勝的驕兵身上,他們山越被吳軍打的跟孫子似的,謹小慎微都來不及呢誰敢輕敵?
況且出征之前寧桓也提醒過他要小心防范,并為他列出了幾個潘璋可能埋伏的危險地點,眼前樹林就是寧桓列出的危險地點之一。
明知前面可能有危險,彭綺自然不可能傻到什么防護都不做直接通過,肯定是要先排查隱患,確認安全了再走啊。
他是安全了潘璋可就難受了,見匪軍停止不前,只有一隊斥候朝樹林走來就知道伏擊失敗了。
他們數千人藏在林中不可能消失的無影無蹤,對方斥候只要進來就能看到,再隨便發出點聲響就能將彭綺驚跑,這種情況下怎么伏擊?
但好不容易逮住彭綺他自然不可能就此撤退,見匪軍斥候朝樹林趕來果斷起身吼道:“兄弟們跟我沖。”
說完揮刀率先朝匪軍殺了過去,在樹林中憋了好幾個時辰,連撒尿都不敢挪地的吳軍迅速起身,跟在潘璋身后浩浩蕩蕩的向彭綺殺了過去。
正朝這邊趕的匪軍斥候傻眼了,想都沒想轉身就跑,他們是探路的可不是干架的,沒打算當先鋒。
后方的彭綺畢逵等人也傻眼了,愕然片刻彭綺說道:“該死的潘璋果然伏擊咱們了,軍師真是料事如神吶,所有人原地轉身火速撤退。”
他可沒打算跟吳軍硬拼,尤其是在吳軍憋了一肚子怨氣急需發泄的時候,所以看到潘璋的瞬間就打算逃跑,但是……
彭綺說完剛剛轉身,身邊的二當家蕭丹便猛的揮刀朝他當頭砍下,并大聲辯解道:“大哥你別怪我,潘璋答應只要殺了你就封我為校尉,我是真不想再過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了。”
收到彭綺搶劫貨物豎旗造反的消息之后,馬忠便建議潘璋利用重金拉攏,高官許諾的方式收買彭綺麾下首領,潘璋接受馬忠的建議派人行動,沒多久就聯系到了二當家蕭丹。
但這種事不可能剛見面就談成,蕭丹收到潘璋的承諾之后陷入遲疑,遲疑就意味著動心。
潘璋使者也是個人精,見蕭丹既沒殺他也沒將他交給彭綺就知道此事有戲,這些日子一直在煽風點火不斷鼓動蕭丹造反,就連來這里的路上也在反復的勸,加上彭綺拜寧桓為軍師之后忽略了蕭丹,讓蕭丹產生了二當家之位可能被寧桓取代的危機感,導致蕭丹心里的天秤不斷向潘璋這邊傾斜。
就在剛才,就在彭綺下令撤退的瞬間,蕭丹終于決定背叛彭綺投靠潘璋,理由很簡單,你特么坐擁兩萬大軍,面對潘璋四五千人卻戰都不戰轉身就跑,跟著你能有什么前途?
所以蕭丹毫不猶豫的向彭綺揮下了屠刀。
彭綺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的好兄弟會在這種時候背叛自己,看著揮來的長刀頓時傻在原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