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期間禁止飲酒,眾首領只吃菜但跟關興聊的格外愉快,主要是寧桓跟關興在聊,畢逵等首領根本插不上話,只好埋頭干飯。
半個時辰后商議結束寧桓起身告辭,關興熱情的將他送出營地轉身回去。
戰事緊急寧桓畢逵等人也不敢耽擱,加速向匪軍營地趕去,路上寧桓說道:“你們覺得關將軍的提議怎么樣?”
畢逵當即答道:“當然沒問題啊,就算沒有關將軍咱們也會收拾潘璋,況且關將軍給出的條件如此優厚,咱沒理由不合作啊。”
寧桓卻故作憂心忡忡的說道:“正因為條件太優厚了我才擔心吶,戰后他萬一因為咱們只打配合沒有出力而拒絕兌現怎么辦?”
畢逵詫異道:“不能吧,關興將軍可是關老將軍的嫡子,關老將軍義薄云天一諾千金,他的兒子不至于是個言而無信的小人吧?”
寧桓蹙眉道:“防人之心不可無,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畢竟咱們跟關興將軍不熟。”
畢逵急道:“那怎么辦?”
寧桓答道:”咱們不能只打配合,必須立點功勞配上關將軍的承諾,這樣關將軍戰后也沒話說,回去上報宗帥,從全軍中抽調兩千名精兵組成突擊營,決戰的時候我帶突擊營先上,爭取擒住潘璋,再用潘璋作為交換,逼關興將軍兌現他的承諾。”
潘璋畢竟有八千人,單靠關興未必吃得下,所以必須讓匪軍也出份力,匪軍數萬大軍不能真的只在外圍打配合不是。
所以寧桓才打著為匪軍著想的名義使勁忽悠,準備將匪軍中的精銳全部抽調出來用于進攻。
畢逵果然上當,拍著胸脯當即保證道:“軍師言之有理,我聽你的。”
寧桓滿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帶著眾首領再次加快速度。
與此同時,關興站在營外看著寧桓等人的背影樂開了花,有了彭綺匪軍的配合,自己殲滅潘璋的把握就更大了。
若那個李同在決戰的關鍵時刻再搗點亂就更完美了。
算了,做人不能太貪心,對李同也不能抱太大希望。
如此想著,關興轉身準備回營,誰料剛進入營門就聽見身后有人喊道:“將軍等等。”
關興轉身回去,發現一隊斥候正朝自己跑來連忙駐足等待。
斥候跑到面前行禮拜道:“將軍,潘璋離開日月湖了,正率軍朝這邊殺來,但奇怪的是走著走著又向北去了,目前在朝東北方向移動,但移動的不是太明顯,給人一種不知不覺走錯路的感覺。”
關興在腦中模擬了下潘璋的行動路線冷笑道:“他不是走錯而是故意的,看來潘璋已經意識到咱們要跟彭綺聯合,所以準備先穿插到咱們與彭綺中間切斷兩軍聯系,再掉過頭來攻打咱們了,說不定這會已經派人趕往余汗,請求諸葛瑾出兵共同圍剿咱們了。”
潘璋的行軍路線不可能出現偏差,偏差這事怎么說呢,起點偏差一米,終點就可能從山海關偏差到嘉峪關去,潘璋明白這個道理,又熟悉豫章的地形,絕不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他就是故意的。
而且關興篤定潘璋在切斷自己與彭綺的聯系之后會先掉頭攻打自己而非彭綺,理由很簡單,打彭綺的話彭綺會跑,他若去追等于空耗精力不說,還可能讓自己騰出手去打余汗,從而讓諸葛瑾陷入險地。
打自己則不會,因為自己的目的是防止潘璋撤往余汗跟諸葛瑾會合,自己跑了潘璋就真跑去余汗了,所以潘璋必然會先攻打自己再掉頭收拾彭綺。
想到這里關興命令道:“你們繼續盯著潘璋,有任何動向立刻來報,鄧宏繼續加固營寨抵御潘璋進攻,再命令寧桓做好率軍壓上,包圍潘璋的準備,這次我要等潘璋主動進攻,然后據守營寨防守反擊,再讓寧桓從外面包圍,給潘璋來個中心開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