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興前方的敵軍是劉闡的阻擊大軍,先前劉闡奉朱異之命率先趕往南門,然后趕鴨子似的將孫桓趕到了長江邊。
甚至為防止孫桓坐船逃走,劉闡還派兵趕走了渡口駐軍,鑿毀了渡口船只,但他急著圍堵孫桓沒有占領渡口,從而導致關興順利登陸。
此刻劉闡已與朱異合力將孫桓圍在了長江與沮漳河交匯的三角地帶進行最后的圍殲,劉闡甚至已經看到孫桓戰敗被俘,自己立功受封的美好場景,誰料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聽到了身后的慘叫聲。
劉闡嚇了一跳連忙回頭問道:“什么情況,后邊怎么回事?”
話音剛落兩名士兵便撥開人群跌跌撞撞的跑到劉闡面前說道:“將軍不好了,一支吳軍從背后殺來了,領軍的是關……關興……”
提到關興二字的時候士兵的牙齒本能打顫,作為曾經的荊州二公子,整個荊州誰不知道關興的名字?
士兵牙齒打顫劉闡更是不堪,破防似的驚呼道:“關興怎么可能出現在這里,你是不是聽錯了?”
驚呼的同時菊花本能收緊雙腿更是抖如篩糠,牙齒哆嗦的差點把舌頭都給咬了,他被嚇住了。
若擱以前他自然不在乎關興,但現在關興的名聲太響了,連陸遜的東征大軍都給全殲了,自己才幾斤幾兩啊?
想到關興的可怕戰績劉闡真的提不起一點抵抗的勇氣,只好在心里祈禱是士兵聽錯了。
而且聽錯的可能性很大,關興遠在江東,與荊州之間隔著一整個豫章,怎么可能突然出現在江陵對吧?
想法雖好但卻事與愿違,沒等士兵開口關興便帶人沖進劉闡大軍的后陣,關興身后大軍宛如猛虎出籠,剛一接觸便殺的劉闡后軍人仰馬翻。
更要命的是劉闡看到了關興,他跟關興是見過面的,雖然已隔數年對關興的容顏早已模糊,但在知道對方是關興的情況下還是很快在關興身上找到了熟悉的影子。
看到關興的瞬間,劉闡被嚇的臉色慘白一片,聲嘶力竭的吼道:“撤撤快撤……”
說完無視大軍掉頭就跑,來的若是步騭他還有反沖鋒的勇氣,可若是關興就敬謝不敏了,關興現在的名聲比他爹還響,向關興發動反沖鋒不是老壽星上吊嗎?
所以劉闡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逃跑,急的連在北邊正面進攻孫桓的朱異都沒來得及通知,卻忘了關興會放他離開嗎?
殺進敵陣的關興同樣看見并認出了劉闡,見劉闡要逃果斷調整方向朝劉闡的前方殺了過去。
劉闡向北跑,他往西北跑,圈子繞大點肯定能截住。
而且劉闡是受到監禁的諸侯之子,不是朱異黃哲那樣的士族子弟,沒有那么多親兵部曲,率領的都是臨時抽調的士族私兵,戰力很差對他的忠心更差,面對如狼似虎的關興要么投降要么逃跑,沒一個愿意為劉闡拼命作戰的。
畢竟連劉闡自己都逃了你還指望誰拼命?
關興卻不同,自身武藝遠超敵軍不說,率領的又是從數萬精兵中挑選出的絕對精銳,面對劉闡率領的雜牌軍簡直毫無壓力,一路橫推很快便沖到劉闡前方,跟劉闡僅有的數十名親兵撞上。
關興毫不畏懼率先沖進陣中,邊沖邊朝劉闡咧嘴笑道:“劉兄,多年不見別來無恙啊。”
劉闡見與關興已不足三十米遠,中間也沒剩下幾個人嚇的雙腿發軟當場癱瘓,無力喊道:“我投降。”
關興連忙停住腳步扯過披風,用刀割下兩片布料并揉成布團塞進耳中,這才扯開嗓子放聲吼道:“你說什么,我聽不見啊。”
劉闡:“……”
該死的關安國,你特么不講武德。
關興塞耳朵的做法擺明了是要他的命,劉闡無奈只能以劍拄地艱難站起,用盡全力向江邊跑去,只要跳進長江就安全了。
問題是關興會給他這個機會嗎?
關興命親兵纏住劉闡的親兵,跑到附近的石頭上搶占制高點,然后舉起寶雕弓搭箭拉弦,瞄準劉闡的后腦勺果斷松手。
箭矢貼著沿途士兵的頭頂迅速飛出,無情的刺進劉闡的后頸,然后去勢不減穿過咽喉飛向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