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城中不斷涌入關字旗下的百姓,孫權終于知道自己輸在哪了,劉備關羽在民間的號召力太強了,強的讓人絕望。
盡管如此,孫權對關興能否打敗于禁依然持懷疑態度,因為百姓最強的是續航能力而不是突然間的爆發力,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才能讓君王毫無顧忌的安心征戰,但讓百姓拿著鋤頭竹竿去跟職業軍人拼命多少有點扯淡。
因此孫權有些擔心這場戰爭的結果,不敢貿然加入而是詢問胡綜道:“偉則,你覺得關興的勝率有幾成?”
胡綜一聽就知道孫權保存實力的老毛病又犯了,連忙勸道:“主公,話不能這么說,真到了刺刀見紅的時候書面上的勝率是沒有意義的,關鍵還得看士氣,看死戰到底的決心,狹路相逢勇者勝。”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雙方兵力一樣裝備一樣士氣一樣,表面上勝率各占百分之五十,但真打起來之后這個勝率是會根據雙方的士氣和戰斗意志而發生變化的。”
“就拿關興和于禁來說吧,戰前雙方勝率各占一半,但關興戰斗意志強,逐漸將勝率擴大到百分之五十一,然后五十二五十三直到百分百,于禁卻在關鍵時刻出現失誤或者產生恐懼,將百分之五十的勝率降到百分之四十九,然后四十八四十七直到歸零。”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交戰雙方的天秤一旦傾斜就會持續傾斜下去,直到一方徹底死亡為止。”
“關興的兵力在一萬三左右,潘翥黃哲的荊州士族私軍也能湊一萬左右,與魏軍的兵力已經相差無幾了,再加上城中百姓相助,關興跟于禁的實力差距就會無限縮小甚至略微超過了,這個時候咱們若是加入,關興的勝率將接近甚至超過六成。”
“主公,決戰向來都是豪賭,逼急了兩成都敢拼,更別說六成了,沒有咱們關興未必會輸,但有了咱們關興八成會贏,這個時候咱可不能站旁邊看啊。”
“而且這種時候態度比勝敗更重要,主公想不引起漢中王的懷疑和戒備,這個時候就必須堅定的跟關興站在一起,關興勝了咱要跟隨,關興敗了咱更要追隨啊主公。”
“所以主公下令吧,只要主公一聲令下,末將愿率軍親自沖鋒與魏軍死戰到底。”
孫權望著城中戰場陷入天人交戰,他是政客不是將軍,政客講究的是妥協是折中而非拼命,他們政客從來不說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豪言壯語,理由很簡單,萬一賭輸了呢?
但胡綜有句話說的對,他既然選擇了劉備,這種時候就必須堅定的跟關興站在一起,關興勝了他要跟隨,敗了更要追隨,否則會被當成二五仔的。
而且現在他想降曹也不行了,已經降了劉備再去投降曹操,曹操怎么看他,天下人怎么看他,墻頭草可從來都沒好下場啊。
至于坐山觀虎斗,等關興于禁拼個兩敗俱傷之后再突然殺出奪回荊州,得了吧,他全盛時期都沒守住荊州,現在這個吊樣能守住荊州?
你看看荊州周圍這群人,現在誰還鳥他啊?
想到這里孫權握住拳頭狠狠砸向墻垛,咬牙切齒的說道:“傳我命令全線出擊,只認衣服不認人,看見穿魏軍服飾的人就往死里揍,老子豁出去了。”
“喏……”胡綜大喜連忙躬身行禮。
孫權則繼續望著戰場喃喃自語道:“今日之戰不論勝敗,我孫仲謀都能在劉備關羽面前挺直腰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