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子布,士燮將軍應該不是一個人來的吧,身邊是否還有其他人陪同?”
張昭連忙答道:“有的,當年前往交州避禍的那幫人幾乎都來了,除劉熙袁徽等數十人之外還有牟子與康僧會這兩位佛門中人。”
黃巾暴亂期間逃到交州避難的人可不少,這些年隨著江南逐步穩定,避難人員也陸續出山,劉巴許靖等人投到了劉備麾下,還有許多投到了東吳麾下,還有一部分依然待在士燮身邊蹭吃蹭喝。
提起這群人劉備就一陣膩歪,身為既有家世又有名望的當世名流,在國家陷入戰亂的時候不想著報效朝廷,反而集體跑路躲安穩,現在朝廷穩定了又跑回來索要官職并對朝廷政令指手畫腳,什么玩意?
雖然不待見,但現在還不能得罪這幫家伙,劉備只好召集官員出城迎接。
為表達對士燮的尊重,劉備這次沒在城門口等待,而是帶著麾下官員一路跑到了長江邊的津鄉渡,準備在渡口親自迎接士燮上岸。
但士燮態度太好速度太快,導致劉備趕到的時候已經到了津鄉渡且正在上岸。
演技炸裂的劉備瞬間忘了給士燮書信中的嚴厲主動朝士燮跑了過去,邊跑還邊招手道:“哎呀士燮將軍,寡人來遲了您可千萬別見怪啊。”
士燮的隊伍足有上百人,劉備沒見過士燮并不認識哪個是士燮本尊,但也不用認識,年齡最大的肯定是。
士燮都快八十五了,年紀比他大的放眼整個大漢也沒幾個,好認的很。
士燮同樣不認識劉備,但在江南大地敢稱寡人的只有劉備一人,因此也不用認,在聽到喊聲的瞬間,士燮便越過人群快步趕來拜見。
不得不說士燮身體是真好,八十多了不但能走動道還能小跑,跑到劉備面前大禮參拜道:“臣士燮拜見大王,奉詔來遲請大王恕罪。”
劉備連忙扶起笑道:“士將軍言重了,我與將軍神交已久,今天可算見面了,來的路上還順利吧?”
士燮答道:“托大王鴻福一切順利,交州百姓得知大王收復江南,交州重歸大漢全都喜出望外……”
兩個素未謀面的老頭跟多年未見的好友似的,聊的那叫一個投機,聊了足有半刻鐘,隨士燮過來的劉熙袁徽,牟子康僧會等人才逮到機會,同時過來向劉備行禮。
劉備對他們可沒對士燮這么熱情,只是略微點頭示意沒有絲毫攙扶的意思,這讓袁徽非常不爽。
袁徽出身陳郡袁氏,是靈帝時期的司徒袁滂之子。
陳郡袁氏雖沒有袁紹袁術兄弟所在的汝南袁氏那么輝煌卻也是出過三公的,因此袁徽從骨子里瞧不起織席販履出身的劉備,現在又被劉備如此輕視頓時有些上火,卻不好發作只好忍著。
善于察言觀色的劉備自然看出了袁徽的不快,但并未打算緩解,跟袁徽看不起他一樣,他也看不起袁徽這種士族出身,空有名望沒有本事的廢柴,招呼一聲正要回去,西邊突然傳來一陣從未聽過的歌聲。
“洪湖水啊,浪呀么浪打浪,洪湖岸上,是呀么是家鄉……”
眾人被歌聲吸引同時轉身望去,只見無數士兵乘坐木筏從長江上游駛來,木筏上還飄揚著一面關字大旗。
劉備興奮道:“肯定是安國回來了,這小子一聲不響鉆進巫山近二十天,今天可算回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