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說著降價過來干的嬸子,還是有點不滿意,“要不然咱們就輪著去唄?”
“這么好的事,總不能只照顧你們幾個人!”
“村長,這樣的話也不公平!”
女人多的地方就是熱鬧,林清月在一邊看得目瞪口呆。
做手工是什么好活嗎?坐在那里一天手也是不住下。
“好了,大家都安靜一下!都是為了村里考慮,再說了,她們在那邊做手工,等到過年發錢的時候,你們也有份!”
“都聽劉嬸子的!現在趕工要緊!”
村長就是這里的土皇帝,他的話百姓還是都相信的。
劉嬸子回去的時候也忍不住嘆了口氣,“這些人都以為咱們的活有多輕松呢?前幾天加班的時候,她們怎么不想想?”
林清月也忍不住嘆息一聲,大鍋飯吃不了多久了,最多明年就會解散,到時候才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不過,一開始走出去的人,賺錢的確容易。
那她要等到公社解散嗎?她記得前世,過完年之后其實就可以自己干了,上面基本不管。
只不過下面的百姓,真正敢自己干的人不多。城里人都有工作,端的都是鐵飯碗,肯定不會辭職自己干。
農村里的,下地干活得工分,才能分到糧食,餓不到肚子,也不敢放肆。
不過自己可沒這顧慮,這一輩子她只想好好搞錢。
畢竟養大一個女兒不容易,她還想富養小丫頭。
回去的時候,劉嬸子點的幾個人也來了,林清月讓她們先在一邊看著,主要是負責裁剪,技術要求不高。
她先去了村委一趟,正巧村長和王會計都在。
村長看到林清月,熱切地和她打了招呼。
“村長,這次咱們村接的活比較多,效率很關鍵!那天我和你說的獎勵制度,再加上今天村民們的反應,我覺得可不可以改一下?”
村長不解地問道,“怎么改?”
“就是工分,在村里人看來,我們這些做手工的不如下地的人下的力氣多,村里給記的工分多,他們都有意見。也許暫時不會多說,可是以后……”
村長皺眉,剛剛出去的時候,他也想過這個問題。
但他覺得都是為了村里考慮,時間長了,那些人會明白的。
“林知青,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工分就按正常的來,過來上工的嬸子可以拿獎金!”
“就像咱們這頭花,發箍,腰帶,需要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所以,處理的難度也有差別!”
“你看這樣可不可以?頭花算一分,發箍一分半,腰帶兩分,一天保底十分,超過的直接給嬸子們計錢,也按這個標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