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華山派早在秦漢之際便已創立門戶,歷經兩千載歲月滄桑,乃是道教之發源地,底蘊雄渾深不可測。其間更有修仙界人士出沒,傳承著各種神秘莫測的修煉法門,實非尋常可比。”何惕守語氣肯定地說道。
韋曉寶聞聽此言,心中暗下決定:待得平定倭寇之事告一段落,定當尋機前往拜謁師公。就在此時,茅十八上前一步,向韋曉寶稟報起與德川幕府以糧易銅之籌劃來。
韋曉寶原本盤算著偕同靈召公主趕赴京都覲見其天皇胞弟,聽聞此計,頓時心生一計,主動要求欲隨運糧船隊一同抵達江戶,而后轉道京都。
蘇荃與何惕守見狀,亦紛紛表示愿與之一同前行。二人口頭上雖說是意欲領略一番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但心底實則擔憂曉寶安危,故以此為由伴其左右。
有兩位實力強大的大宗師陪伴左右,韋曉寶自然是樂意至極。
第二天清晨,陽光灑在海面上波光粼粼,101號戰艦承載著裝載著石見萬人聯隊的寶船,如離弦之箭般朝著石見番郡疾馳而去。
與此同時,韋曉寶一行人則登上了102號艦以及負責運輸糧食的寶船,向著江戶進發。
龐大的巨龍號則靜靜地駐守在大隅,宛如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
時光荏苒,八天后終于迎來了激動人心的時刻——102號艦以及運糧寶船抵達了江戶。
遠遠望去,只見兩艘巨輪高高飄揚著鮮艷奪目的華夏大清國黃龍旗,那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它們的到來。
當這兩艘龐然大物緩緩駛入江戶港口時,立刻引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轟動。
當地居民紛紛涌上街頭,瞪大眼睛,滿臉驚愕地注視著這些來自遠方的神秘訪客。如此巨大宏偉的寶船,簡直超乎了他們的想象,令人嘆為觀止!
緊接著,按照事先計劃好的安排,派出專人前往與德川幕府的相關人員交涉用糧食換取銅礦之事。由于倭國每年糧食供應緊張,對于這樣一筆交易自然不會拒絕。雙方一拍即合,整個交換過程異常順利。
待到換得足夠數量的銅礦之后,茅十八率領著船隊先行返回大隅,等待101號艦自石見郡歸來。
屆時,滿載著四百噸銅礦的寶船將緊隨其后,與101號艦一同踏上歸途,返回琉球。
茅十八率領著102艦踏上歸途,駛向江戶準備迎接韋曉寶歸來。而就在同一時間,韋曉寶與他的同伴們——蘇荃、雙兒、靈召、何惕守,還有靈召公主的四名侍女一同離開了江戶碼頭,并順利抵達了這座城市。
江戶,曾經只是個區區不到一百戶人家聚居的小漁村而已,但自從1603年德川家康成為幕府大將軍并將此地確立為其統治中心后,江戶城便開始蓬勃發展。時光荏苒,如今已至康熙十三年(1674年),歷經整整七十年的變遷,江戶已然演變成一座擁有近十萬人口的繁華都市。
韋曉寶等人在江戶城中尋得一家規模頗大的客棧歇腳。這家客棧除了提供住宿服務外,還設有酒樓。
有趣的是,倭國的酒樓風格迥異于大清國,既無寬敞的大堂供食客用餐,亦不見常見的長凳桌椅,取而代之的是充滿異域風情的榻榻米式小雅間,每個房間內僅置一張矮小的方形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