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哥,快快跟我講講這三路軍現在究竟是個什么狀況?”韋曉寶迫不及待地追問道。
“今日清晨,負責向前線戰士運送物資補給的隊伍通過飛鴿傳書回報,稱其根本無法尋得第三路軍的蹤跡。不僅如此,他們在劍山上坡處發現了部隊行軍所留下的足跡,但上山之后卻不見任何蛛絲馬跡,就好似這支軍隊憑空蒸發一般,實在是怪異至極。”楊總司令神情凝重地回答道。
“那么,那座劍山又是怎樣一番情形呢?”韋曉寶繼續追問。
“此山名為劍山,乃是倭國南海道(現今德島四國島)的首屈一指的高峰,向來被視為修驗道的神圣之地。”楊總司令解釋道。
“修驗道?這又是何物?”韋曉寶對這個陌生的詞匯充滿好奇。
“修驗道實則為一種融合了神道教與佛教教義,并尊崇山岳的日本密宗佛教。”楊總司令進一步闡述道。
密宗佛教,韋曉寶腦海之中突然閃現出這樣一幅畫面:一隊和尚正在大路之上艱難地行走著,他們身穿袈裟,面容憔悴,顯然是一群苦行僧。
"此事必定與這些密宗佛教有所關聯,看起來這些倭國和尚的修行造詣相當深厚啊!"韋曉寶喃喃自語道。
"是啊,在軍中談論起武藝,雖然宮本武藏劍圣前輩的武功最為高強,但他此刻正陪同八夫人鎮守石見郡。此地唯有統帥的大夫人、七夫人以及何前輩的武功堪稱頂尖。因此,屬下冒昧請求統帥派遣她們前來協助作戰。"楊總司令說道。
韋曉寶瞪了楊林一眼,沒好氣地說道:"她們還在后方,我會先行一步抵達戰場。那么,此處距離劍山究竟還有多遠呢?"
"大概還有差不多百里之遙吧,按照現在的速度估計再有三個時辰應該就能抵達目的地。"楊林語氣肯定地回復著。
然而這區區百里路對于此刻的韋曉寶而言,也就是不到二十分鐘的腳程而已!
"你們隨后跟上來即可,我先趕過去打探一下前方狀況。"韋曉寶交代完畢后,立即施展出《神行百變》功法,身形如電般疾馳而去。
"統帥大人,劍山環境險惡異常,您獨自一人貿然前去實在太冒險了......"楊林的勸阻之言尚未說完,轉眼間便發現韋曉寶已經如同鬼魅一般從他的視野范圍內徹底消失不見。
楊林驚愕得嘴巴張大到幾乎無法合攏,但轉念一想到自家統帥擁有火統都打不倒、雷電也劈不死的神奇能力,對于這種超乎尋常的速度倒也慢慢接受并釋然了。
二十分鐘后,韋曉寶終于來到了劍山山頂的三井寺。這座古老的寺廟坐落在山頂之上,俯瞰著周圍的山脈和山谷。它承載著濃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價值。
據說,倭國的密宗佛教分為唐宗佛教和天臺宗佛教兩個流派。其中,唐宗主要供奉的是佛祖釋迦牟尼,而天臺宗則以供奉觀世音菩薩為主。這種宗教信仰的差異體現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多樣性。
三井寺作為倭國天臺宗的總部,規模宏大,令人驚嘆。整座寺廟占地1740畝,幾乎占據了整個劍山頭。
寺內廟宇林立,建筑風格獨特,彰顯出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精髓。這些廟宇歷經歲月的滄桑,見證了無數的歷史變遷。
然而,盡管歷經多次戰亂的洗禮,三井寺曾多次被燒毀,但它總是能夠浴火重生,重新屹立于山頂之上。
正因為如此,三井寺又被賦予了“不死鳥”的別名,象征著它堅韌不拔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