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可是釋果清承諾三郡歸降的最后期限,所有的期待和緊張都凝聚在這一刻。
下午,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禪房內,映照出一片寧靜與祥和。
釋果清踏入房間,神情莊重地從懷中掏出三張泛黃的文書,他的目光充滿了成就感和滿足感。
"韋施主,幸不辱命,這便是伊予郡、漢岐郡、阿波郡的降表。"釋果清輕聲說道,聲音中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自豪。
韋曉寶接過降表的瞬間,突然間,一陣清脆悅耳的提示音響起——
【叮咚!】
緊接著,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在他腦海中浮現:"
【恭喜宿主征服南海道四郡,新增領地面積平方公里,現有領地值點!】
韋曉寶心中涌起一股喜悅之情,但同時也不禁感慨萬分。
上次登上劍山之時,原本以為自己擁有的兩萬多領地值已經足夠用了,卻沒想到幾乎消耗殆盡。
而現在,領地值再次漲回到了兩萬點,這讓他感到既慶幸又謹慎。
他深知這些領地值來之不易,不能輕易揮霍。
說不定下一次還會遭遇什么意外或者中毒之類的危險,所以必須要留下這些寶貴的領地值以備不時之需,關鍵時刻或許能救自己一命呢!
韋曉寶暗自下定決心,以后一定要更加謹慎使用這些領地值。把領地值用在該用的地方。
畢竟,生命只有一次,而這些領地值則是保障安全的重要資本。
韋曉寶收起降表后,對釋果清的壯舉是大為贊嘆。
隨后讓揚林命令三路天地聯軍集結,下一站!紀伊郡
………
侍衛隊左左黃木和口水黃機經過十幾天又是坐船又是騎馬,終于來到了超級大名織田家的主政城岐阜城。
岐阜城坐落于本州島中部地區,它是倭國聲名遠揚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這座城市原名稻葉山城,其建造始于建仁元年(公元1201年)。
在風云變幻的戰國時期,岐阜城逐漸興盛起來。
永祿十年(公元1567年),織田信長以雷霆之勢戰勝了齋騰龍興,成功占領了這塊戰略要地。隨后,他將此城更名為岐阜城。
自那時起,織田信長便以此為根據地,揭開了統一倭國的宏大戰爭序幕,同時也標志著倭國戰國時代的高潮正式來臨。
織田信長采取了一系列高明的策略,其中包括實行農兵分離制度、鼓勵自由貿易、大力修建各地道路以及廣泛運用火器等等。
他首先從京都近郊發跡,然后向周邊地區擴張勢力,逐步征服并攻占各地的大名,使得大部分倭國領土都歸入他的統治之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