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大名,務必與朝庭簽署《管轄協議》,此協議包含諸多重要條款,明確規定需服從天地聯邦和朝庭之管理;同時,亦對各地提出具體要求,如執行減租換種政策、大力發展工農商及海洋業等經濟舉措;此外,還有先前所提及之撤銷番軍以及各番郡和平共處之決議。”
言罷,便有宮廷宦官迅速將早已備好的《管轄協議》逐一遞予諸位大名。
此時,南方的大名們紛紛響應靈召起事,態度積極踴躍;然而,北方的幾位超級大名卻反應冷淡,似有不愿解散番軍之意。
岐阜城主織田信古環顧四周,見眾大名皆竊竊私語,遂轉身面向大殿皇座上的靈召,緩聲道:“天皇陛下,我等愿遵從朝廷旨意,加入天地聯邦,并致力于振興經濟,然若要撤銷番軍,恐怕頗具難度?”
“哦?既有難處,不妨道來!”靈召回應道。
"近三百多年以來,倭國一直都處于戰國時期,各個番邦之間的戰爭頻繁爆發,各大勢力之間的仇恨難以化解。如果沒有了番軍的保護,仇家攻打過來該如何應對呢?"織田信古說道。
"是啊......"下方的各大領主紛紛附和道。
靈召聽后,說道:“”倭國之所以如此混亂,戰爭持續不斷,究其根本原因有兩個:其一,他們舍棄文化崇尚武力,讓武士集團掌控朝政,不去關注民生和經濟發展,反而四處征戰,妄圖用武力統一倭國,導致百姓遭受苦難,生活苦不堪言;其二,各地的番郡自我封閉,私自培養軍隊,只聽從自己的命令而不服從朝庭的調配。名義上是番郡,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個獨立的王國。你們這些作為“國王”的大名們,彼此之間互相攻伐,使得轄區內的百姓生不如死。這樣的倭國還能算是天照大神的子民嗎?”
“撤銷番軍已經迫在眉睫!如果有人膽敢不撤退,那么就直接將其消滅。"靈召以一種霸氣十足的口吻說道。他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震撼著在場每個人的心靈。
看著靈召強硬的態度,再想一想德川幕府那浩浩蕩蕩的70萬大軍,竟然連一天時間都沒能堅持住,便全軍覆沒了。
這些大名雖然心中十分不甘,但他們畢竟都是倭國人,而倭國人的天性便是欺軟怕硬。
剛才那些提出異議的大名們,此刻也都不情不愿地低下了頭。
緊接著,一群宦官抬著文案走了進來,并將文房四寶擺在了桌上。
盡管六十六位大名心中各有想法,但最終還是在那份《管轄協議》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就在這時,一陣悅耳的提示音突然響起:【叮咚】
【恭喜宿主征占倭國畿內地區、東山道、東海道、北陸道,占領整個倭國,新增領地值21.8萬點,現有領地值22.6萬點!】
韋曉寶一聽到這個系統提示音,臉上立刻露出了欣喜若狂的笑容。他原本還在為囊中羞澀而發愁呢,可轉眼間又變得財大氣粗了起來。這突如其來的幸福感,簡直讓他覺得如同做夢一般。
旁邊的蘇荃和雙兒見到韋曉寶無緣無故地輕笑出聲,不禁感到有些好奇。雙兒率先開口,柔聲問道:“相公,您是不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呀?怎么笑得這么開心呢?”
韋曉寶被雙兒這一問,愣了一下,但很快恢復了笑容,故意逗她說:“嘿嘿,當然是想到了一些好事啦!不過嘛,這可不能告訴你們哦。”
聽到這話,蘇荃忍不住插話道:“哼,他能有什么好事想?肯定又是惦念著哪家的姑娘了吧。”說完,還不忘狠狠地瞪了韋曉寶一眼。
韋曉寶見狀,哭笑不得地反駁道:“哎呀,我在你們心目中就是這樣的人嗎?難道我就沒有一點正經的時候嗎?”他一邊說著,一邊露出一副無辜的表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