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左右二領政竟罕見地達成了一致意見,這讓李焞也無可奈何。
面對群臣的堅持,他只得妥協,同意讓他們精心籌備,將行程推遲兩日。
畢竟,作為君主,他也明白維護國家形象和尊嚴的重要性。
盡管內心焦急難耐,但他還是決定以大局為重,等待一切準備就緒后再動身。
晚上,韋曉寶已經聽知府金大人通報,三天后高麗肅宗王李焞要親自來迎接他們。
這三天閑來無事,就想帶著三個老婆和一個姐姐,去找風景名景游玩,蘇栓、靈召和雙兒坐了一個月的船,早就想四處去逛逛,頓時歡呼雀躍起來。
何惕守不想給他們一家人當電燈泡,脫口說要修煉,就呆在營地里沒去。
出發前,韋曉寶沒有目標,找來管家樸志煥咨詢附近哪里風景好。
樸志煥雖然是漢城人,還真沒聽說京畿周邊有什么名勝古跡,韋曉寶便知道,后世去首爾旅游的,就只能看看重修后的景福宮,看看電視塔、青瓦臺,逛逛明洞商業街等,還真沒什么好看的。
樸管家思索良久,最終才說出一個較為靈驗的道觀名字——昭格殿。
在后世,高麗國的國旗設計采用了道教中的太極圖案,這與該國自古以來將道教奉為國家宗教密不可分。
然而,后來發生了一場針對華夏文化的運動,這場運動不僅廢除了漢字,更拋棄了他們祖先從華夏學來的儒家思想主導、道家和佛家思想輔助的治國理念,同時也喪失了老百姓傳承已久的傳統道德觀念。
到了后世,高麗人民很少信仰佛教或道教,反而更多地信奉上帝。
高麗的道教起源于半島上的高句麗三國時期,那時候正值華夏唐朝盛世,無數高麗人遠渡重洋,前往唐朝首都長安求學問道。正是在這個時期,道教開始在高麗盛行開來。
后來,李氏王室奪權成功,建立了新的政權。李氏太祖將道教確立為國教,并設立了昭格署作為高麗官方的道教管理機構。
他還合并了之前最大的源福宮和三清觀這兩處道觀,統一建成了宏偉壯觀的昭格殿。全國各地的道士們都集中在這里修行深造。
昭格殿規模宏大,道觀內殿宇巍峨聳立。
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太一殿,這里祭祀著道教中的星宿神明。而三清殿則供奉著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普化天尊以及梓潼帝君等神像,備受信徒們的敬仰和朝拜。這些神靈也是在宋代以后華夏道教中備受尊崇的存在。
無論是新王即位時舉行祭天儀式或是向祖先稟告,還是平民百姓祈求財富與福祉,都會選擇在昭格殿進行。
這里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也見證了高麗國的風風雨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