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命令后,水師步騎一萬余人迅速行動起來,他們馬不停蹄地向上海縣集結,務必在兩天內抵達昆山縣的花橋鎮。
與此同時,江南漢營提督李成棟也毫不含糊,他點齊了駐扎在松江府的左右前后中五個提標營,共計二千五百名官兵,毅然決然地向四十公里外的上海縣進發。這場戰爭已經拉開序幕,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與考驗。
值得一提的是,提標營作為此次戰斗的主力,其裝備也體現了冷熱兵器交替的特色,每個提標營500人,主要配備了火銃、火炮、弓箭和藤牌腰刀等武器。其中,火銃兵有200人,火炮兵50人,弓箭手100人,藤刀兵150人。這樣的配置使得提標營具備了強大的火力和靈活多變的戰術選擇,能夠應對各種復雜的戰場形勢。
當時間來到下午五時,一百多艘大小不一的漢營水師戰船終于抵達了吳淞口前方二十里的河岸邊。
水師總兵張再奎果斷下令所有戰船靠岸,并派遣了一隊步騎上岸,前往前方的吳淞碼頭進行偵查。這一決策展現了他的謹慎和果敢,只有充分了解敵情,才能制定出更為有效的戰略方案。
半個時辰后,偵察步騎已經到達碼頭,他們分散隱蔽,觀察碼頭多國聯軍的情況。
只見七八十艘500噸位以上的大家伙靜靜的停在吳淞碼頭上,拋錨下錠,全部呈戰列艘隊型,側身船玄對著長江上游,炮窗全部打開,顯然隨時戒備著長江上游漂來的江南漢營水師。
夜幕降臨,戰爭的陰影籠罩著大地,但將士們的心中卻燃燒著熊熊斗志。
沒過多久,一名斥候就回來了,并將多國聯軍的艦船停靠在碼頭邊上的具體位置告訴了總兵。
張再奎看著地圖,心里開始盤算起來。他知道,他們處于長江的上游,江水順流而下,如果想要成功偷襲紅毛鬼子,最好的辦法就是趁著夜色偷偷摸摸地摸過去。
于是,他決定采用夜間偷襲的方式,用爆破船來對付敵人。
深夜時分,寒風凜冽,但戰士們的心卻充滿了熱血與決心。
凌晨兩點左右,三十四艘爆破船悄然升起了竹帆,船頭的錐子被打磨得尖銳程亮,閃爍著寒光。
每艘爆破船上都配備了十名勇敢的士兵,他們的任務就是奮力劃槳,讓爆破艦的速度更快一些,以避免遭受敵人船只的攻擊。
隨著水師總兵的一聲令下,三十四艘爆破船如同離弦之箭一般,迅速沖向吳淞口碼頭上停放的那些龐大的敵艦。
此時正是臘月三十的凌晨,天空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偶爾從遠處的村落里傳來幾聲稀疏的炮竹聲和狗吠聲,給這個寂靜的夜晚增添了一絲生機。
河面上彌漫著濃濃的霧氣,能見度極低。多國艦船桅桿上的了望哨里,了望兵們被寒風吹打得瑟瑟發抖,實在忍受不了寒冷的折磨,便倦臥在了望倉里,昏昏欲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