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韋曉寶一大早去向一線工作人員拜年之際,損失了十幾艘艦船的多國聯隊,忍不下這口氣,在河霧散去后,出動了五十余艘500噸到1200噸的艦船向長江上游方向行駛。
由于逆水行舟,再加上風向也是逆流,所以這些船的速度并不快。但他們也不著急,因為他們知道,只要一直往上游走,就會遇到江南水師的船只。
而江南水師的船只都是小型船只,沒有任何一艘能夠和他們的大船相比。因此,他們只需要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就可以發動攻擊,一舉消滅江南水師。
長江越接近出海,江面的水流越平緩,雖然現在是冬季,江面上吹的是西北風,多國艦隊的船還是逆風而行。
但這些滿世界跑的艦船水手們經驗十分豐富,他們根據伯努利原理,充分利用風速、流速與壓強的關系,走著s型路線,在江面上仍然保持3節的逆風逆流航速。
正午時分,逆流航行4個小時的多國艦隊終于發現了江南水師的船隊。
此時兩船相距已經不到五里,雙方都能看清對方。江南水師的船隊由數十艘小船組成,最大的不過三百多噸,最小的只有幾十噸。
它們看起來破舊不堪,仿佛隨時都會沉沒。而多國艦隊則由數十艘大船組成,其中最大的超過千噸,最小的也有五百多噸。它們看起來威風凜凜,氣勢洶洶。
水師總兵張再奎心中清楚,他們這邊的船只都是在內陸河流航行的小型船只,順風順水的時候航速比敵方的海船快很多。
然而,一旦遇到逆風逆流的情況,他們的劣勢就會顯現出來。
因為他們的風帆較小,風帆負流面的反作用力也相對較小,逆風行駛的動力就不足。如果選擇向上游逃跑,就相當于將自己的弱點暴露給敵人,只能被動挨打。因此,他決定主動出擊。
此時,江南水師的爆破船已經在凌晨的戰斗中消耗殆盡。
現在還剩下十三艘唬船、十四艘沙船、八艘趕繒船、四十四艘巡船以及十余艘網梭船。
唬船、沙船和趕繒船上裝備有紅夷大炮和弗郎機炮等武器。
但是由于船體較小,抗震能力有限,這些火炮的口徑都比較小,類似于陸戰用的小口徑火炮。
盡管它們的射程可以達到三千米左右,但發射出去的彈丸重量只有兩三斤,與海船使用的大口徑炮彈相比,威力相差一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