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十八講完后,楊林繼續說道:“為了防止鄭氏集團主要人物逃脫,我們將采用以下作戰方式:
一、三月一日凌晨五時,北方艦隊向基隆港的荷蘭守軍準時發起進攻,陸戰旅搶灘登陸,控制基隆市。
二、陸軍兩個師兩日內完成從琉球到基隆的運兵,兩個師在基隆集結。然后兩個師向臺南方向橫向推行。
三、北方艦隊兵分兩路,一路從基隆→臺北→桃圓→新竹→苗粟→臺中,另一路從基隆→新北→宜蘭→花蓮,消滅沿岸所有荷蘭人和鄭氏集團的海上武裝力量。
四、東方艦隊同樣于三月一日臨晨五時發起進攻,首先清理掉澎湖列島上的鄭氏水師大營里的所有艦船,然后陸戰旅在高雄市登陸,并迅速控制高雄市。
然后,東方艦隊同樣兵分兩路,一路從高雄向北→臺南→嘉義→雲林→彰化→臺中,另一路從高雄向東→屏東→臺東→花蓮,分別在臺中和花蓮與北方艦隊的戰艦會合。
作戰任務同樣是消滅鄭氏集團在海的所有力量。”
會后,楊林把作戰命令發布到了各個部隊。
金夏東方艦隊
當張小龍接到那封命令電報的時候,他的內心瞬間被激動填滿。這一刻,他們已經等待太久,而現在終于要付諸行動了。
為了迎接這一天的到來,整個東方艦隊早已做好了最充分的準備。
他們的第一個進攻目標鎖定在了澎湖列島。
這座島嶼群位于東州海峽的東南部,由整整64個大小不一的島嶼構成。
其中,澎湖本島、漁翁島以及白沙島是主要的島嶼,它們共同占據了約96.6平方公里的土地,占到了總面積的76%之多。
此外,還有一些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的小島,如虎井、吉貝、望安等等,剩下的53個小島嶼,則因為面積不足1平方公里,顯得格外渺小。
澎湖列島所處的位置十分特殊,周圍海域終年波濤洶涌。
平日里,這里的海浪最低也能達到三四米,四至六米的巨浪更是家常便飯。至于六至九米的狂浪,同樣屢見不鮮。
而每當颶風來臨,甚至會出現高達九至十四米的狂濤或者更高一級的怒濤。
所以,那些小于五百噸位的艦船,根本沒有膽量闖入這片海域。
但是令人感到費解的是,這片列島內部竟然沒有一絲風浪,海面平靜得宛如鏡面一般,仿佛大自然特意為其創造出了一個絕佳的港灣。
當鄭成功占據東州島之后,他便在澎湖列島設立了澎湖安撫司,并將此地視為對抗清廷水師的首要防線。
在這些個小小的島嶼上,一共駐扎著一支規模龐大的水師部隊——鄭軍水師澎湖營。這支水師人數高達上萬,擁有各種類型的戰艦超過五百余艘,其中還包括近百艘作為主力的蓋倫大帆船和西班牙大帆船。
不僅如此,島上許多地方都設置有炮臺,這些炮臺上裝備的則是紅夷大炮的升級版本——大將軍炮。
與紅夷大炮相比,大將軍炮的炮管更長,口徑更大,而且射程也更遠,可以達到驚人的6000米。
從金夏基地到澎湖列島之間的直線距離長達183公里,換算成海里則是98海里。以鐵甲艦每小時13海里的速度計算,只需要短短七個半小時就能夠抵達目的地。
面對這樣的情況,張小龍果斷下達命令,要求各個戰艦以及陸戰旅立刻做好全面的戰斗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