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禁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壞笑。他的目光掃視過那群福建官員,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
那些官員們感受到韋曉寶的目光,頓時心生恐懼,趕忙轉過身去,背對著韋曉寶,生怕被他記住自己的面容。他們深知韋曉寶的權勢和手段,擔心日后會遭到報復。
不一會兒,碼頭上。
“大個子,大個子……”一道幼稚的童音從前方傳來。只見一個小紅點在空中飛躍,如蜻蜓點水般輕快地在水面踩水借力,又躍起百丈,驚得眾人以為是哪吒顯靈。
恍惚間,小紅點已近眼前,而且已經騎到了韋曉寶的頭上。
原來,這個紅點竟是一個三歲大的小女孩,她那靈動的身姿讓眾人為之驚嘆。
小女孩伸手就去抓韋曉寶頭上的辮子,這一拿,辮子帶帽子就掉被抓在了小女孩的手上。
“雙雙別鬧,快把帽子給爹戴上。”韋曉寶為了不招人現眼,特意戴了一頂纏假辮子的帽子來到華夏。
“哈哈,大個子是假辮子!”雙雙覺得好玩,把這假辮帽子拿在手上甩來甩去,就是不還給韋曉寶。
在大清,自順治元年(1644年)起,多爾袞為了迅速實現對漢人的統治,強行頒布了“剃發令”,強制要求漢人男子效仿滿族人,剃去前額的頭發,并在后腦勺留一條辮子,如果有人膽敢違抗命令,將會遭到殺頭。
因此,在整個大清國,除了和尚需要剃光頭發之外,所有的男子都必須梳著一條長長的金錢鼠尾辮子。
對于眼前這位沒有辮子、反而留著短發的高大男子,雙雙感到無比好奇。
她將那根假辮子拿在手中把玩,時而還會伸出小手在韋曉寶的頭上胡亂抓撓,沒過多久,韋曉寶的頭發便變得凌亂不堪,仿佛是一只炸雞。
而那些官員們目睹此情此景,心中暗自竊喜。韋爵爺竟然佩戴著假辮子!這可是一個重大的消息。
他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當康熙皇帝到來時,韋曉寶該如何應對。
畢竟,假辮子這件事情可大可小。
往嚴重了說,這意味著韋曉寶可能是明朝的殘余勢力,故意不留辮子以顯示對朝廷的不忠,犯下的罪行足以讓他成為反賊并被斬首;
往輕微了講,他也需要向當地的里政提供諸如辮子不小心被火燭燒掉等相關證明。
這時,十八艘登陸艇陸續到達了碼頭。
康熙一眼就看見了韋曉寶那獨特的造型,差點忍不住笑出聲來,但還是努力憋著笑意,心中卻是無比暢快。
雖然康熙此時身著便裝,但福建巡撫吳興祚可是認得皇上的。當他看到康熙時,身體顫抖著,立刻跪地行禮,高聲呼喊:“臣福建巡撫吳興祚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著吳興祚的舉動,其他福建官員也紛紛下跪,齊聲高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免禮,這里并非朝堂,不必如此拘謹。”康熙微笑著擺擺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