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圖聽了這話,頓時火冒三丈,他猛地一拍桌子,指著那名漢營統領罵道:“解釋?需要給你解釋嗎?在這關鍵時刻,你們這些做奴才的不想著如何為主子效力,卻總是惦記著從主子這里撈好處,像你這樣的奴才,留著還有什么用處!”
說完,巴赫圖對著帳外大喊一聲:“來人啊!把這個不識時務、擾亂軍心的狗奴才給我拖出去砍了。”
隨著巴赫圖的話音落下,大帳的門簾被掀開了,但走進來的并不是八旗兵,而是兩名穿著華貴的青年男子。他們的出現讓巴赫圖愣住了,他原本準備大罵一通,此刻卻硬生生地將話咽了回去。
巴赫圖定睛一看,發現其中一名青年男子竟是御前侍衛總管多隆。多隆雖然官職只有二品,比巴赫圖低兩階,但他可是皇帝身邊的紅人,誰敢輕易得罪他?
巴赫圖見到多隆后,心中一驚,急忙起身恭敬地說道:“多大人,您……您怎么會來到廈門?”
一旁的姚啟圣雖然聽人說過內務府有位多大人,卻未見過其人,此時聽多隆叫起,心里不由得一驚。
多隆并沒有說話,而是側身站到了魏珠兒的身旁。只見魏珠兒用他那獨特的鴨公嗓子喊道:“圣上口喻,宣福建總督姚啟圣、福建平叛大軍都統巴赫圖營門前謹見。”
皇上來了!所有人都驚呆了,他們曾想過千百種脫困的方法,但這種情況卻是他們始料未及的。
皇上來了,大家得救了,被困挨餓的日子終于結束了。眾將心中的陰霾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激動和興奮。
聽到皇上就在營門口,大帳內的將軍們如潮水般涌向前方,一邊高呼著“萬歲萬萬歲”,一邊急切地向營門口飛奔而去。
然而,只有一個人,步伐艱難!這個人自然就是姚啟圣。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他貪功冒進,自作主張,如今要面對嚴重后果。
瘋狂的背后,往往伴隨著慘痛的代價。
姚啟圣精神恍惚地跟在這群將軍的身后,整個人都處于一種迷茫的狀態。多隆和魏珠兒看到這一幕,便主動放慢了腳步,陪著姚啟圣一同前行。他們擔心姚啟圣整出什么幺蛾子出來,難以向皇上交差。
巴赫圖乃是鄭親王濟爾哈朗的四子,曾擔任過鑲藍旗副都統一職。
這次是由康親王提議,康熙任其為平叛大軍都統,從從一品的官階提升到了一品大員。
濟爾哈朗作為努爾哈赤的養子,與皇太極同輩,歷經三朝,曾輔佐過努爾哈赤、皇太極和順治。順治十五年時,他因病離世。
按照輩分,巴赫圖與康親王同輩,是康熙的叔輩。
在這支隊伍中,巴赫圖跑得最快。
當他沖出營門后,一眼就望見康熙背著手,面色鐵青地站在營門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