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人踏上天壇臺階中環時,司天監高聲呼喊:“請天帝——”
聲音回蕩在天壇周圍,仿佛要喚醒沉睡中的神明。
緊接著,一隊端著祭品的太監緩緩走來。司天監從打頭的兩名太監手中接過三根高香,恭敬地遞給鄭克爽,并示意他將其插入天壇祭臺中環的香爐中。
司天監再次高呼:“上三牲——”
太監們抬著用紅布纏著的豬頭、羊頭和牛頭,小心翼翼地走到鄭克爽面前。
鄭克爽拿起一旁的凈水碗,用手指輕輕沾了一點凈水,然后灑向三牲,表示敬意。
隨后,太監們將三牲安放在供臺上,整齊排列。
司天監繼續喊道:“敬天帝酒——”
鄭克爽雙手穩穩地端起一碗米酒,高高舉起,然后鄭重其事地跪在祭臺前。他將手中的酒輕輕地放在祭臺上,以表達對天帝的敬仰之情。
“敬祖宗酒——”
這時鄭克爽被引到天帝牌位旁邊的祖宗靈牌邊,鄭氏發跡時間不長,祖宗靈神就供了三個,最高處是鄭芝龍,中間是國姓爺,最下方是鄭經。
鄭克爽看著鄭經的牌位,手有點發抖,他打起精神走到祖宗祭臺前跪下。
把祭酒高高舉過頭頂,正準備把酒碗放在祭臺上時,酒卻自己燃了起來,泛著綠幽幽的光芒,在剛剛泛白的天空下,顯得陰森怕。
鄭克爽也感覺不對,酒碗已經開始燙手,他想努力的把酒碗放到祭臺上。
無奈雙手不爭氣,被燙得趕緊收回雙手,那酒碗“啪”的一聲掉落在地上。
綠色的火焰瞬間粘上了他的皂靴,這皂靴是用鹿皮專為明朝皇帝制作的,厚實高邦。
這火苗沾上皂靴后,一旁的太監驚慌失措地用衣袖去撲滅火苗。
但令人驚訝的是,這火苗不僅沒有被撲滅,反而迅速蔓延到太監的衣袖上,火勢愈發兇猛。
與此同時,鄭克爽皂靴上的火苗也越燒越旺,情況十分危急。
一旁的司天監見狀,急忙伸手過來,迅速將鄭克爽腳上的皂靴脫掉,這才避免了火勢傷人。
然而,就在這時,一件詭異的事情發生了。那詭異的綠火和燃燒著的皂靴竟然緩緩飄浮起來,并且朝著鄭克爽飄飛而去。
鄭克爽被眼前的景象嚇得目瞪口呆,心中充滿了恐懼。他不禁想起了父王鄭經的身影,難道是父王的陰魂不散,前來找他索命?恐懼籠罩著他的心頭,他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鄭克爽突然雙腿一軟,“撲咚”一聲,重重地跪倒在地,朝著那只著了火的皂靴連連磕頭求饒,口中還不斷地大喊著:“父王,孩兒不孝,你放過我吧!”
就在這時,“桀桀桀——”一陣陰冷的鬼笑聲仿佛從天而降,回蕩在整個宮殿之中。緊接著,又傳出一道低沉而威嚴的聲音:“你為何不孝?”
這聲音竟與剛逝的鄭經有著七八分相似,讓人聽后不禁毛骨悚然。眾人紛紛驚恐地望向四周,試圖尋找聲音的來源,但卻一無所獲。
難道是老王爺顯靈了?文武百官們嚇得渾身發抖,臉色蒼白如紙。他們瞪大了眼睛,驚恐地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