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岸防炮的射程與往昔相比并未有太大變化,依舊保持在約5000米左右。
也正因如此,當袁承志聽聞對方的戰艦不僅規模龐大,甚至還冒著滾滾黑煙時,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強烈的好奇與疑惑。
出于謹慎考慮,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浡泥水師在駛出巷口之后,果斷地選擇停留在距離岸邊整整2000米遠的位置上。
畢竟現在的戰船上配備的火炮,最大射程尚不足3000米,如果對方真的心懷敵意,企圖對浡泥水師發起攻擊,那么他們就不得不冒險闖入岸防炮有效的射程范圍之內。
而只要岸防炮一經開火,定然會讓那些膽敢來犯之敵陷入有來無回的絕境之中!
正當浡泥水師擺好一字戰列艦陣型時,前方的海岸線泛起了濃濃的煙霧,十三艘鐵甲艦出現在天際線上。
漸漸地,那些戰船愈發臨近,其身影也變得越發龐大起來。
站在船頭的袁承志手持一只精致的瞭望鏡,全神貫注地凝視著逐漸清晰的來艦。
只見那艦上飄揚著一面陌生的旗幟,上半部分呈現出深邃的藍色,下半部分則是鮮艷的綠色,中央一條威風凜凜的金色巨龍張牙舞爪地盤踞其中。
而艦首那比岸防炮還要長出許多的炮管,則令人不禁心生畏懼,仿佛只要它輕輕一開火,便能瞬間將眼前的一切化為齏粉。
此外,三根巨大的煙囪高高聳立在巨輪中部,正源源不斷地吐出滾滾濃煙,如同一頭兇猛巨獸在噴吐著黑色的火焰。
這些巨輪在靠近海岸的時候,竟然沒有升起風帆,但它們卻依舊能夠以驚人的速度破浪前行。
浡泥水師的官兵們一個個瞪大了眼睛,緊緊地盯著前方那些無需借助風力、自行快速航行且模樣怪異的船只,心中充滿了疑惑與不安。
當雙方相距還有十里路程之時,茅十八果斷地下達了指令:“各艦立即懸掛日月旗和白鴿旗!同時,在艦首掛上6組紅燈籠。”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一艘艘戰艦迅速行動起來。
要知道,這日月旗乃是華夏水師天子巡游時所專用的旗幟,一旦懸掛于此,便意味著船上有著至高無上的統帥坐鎮。
而那白鴿旗,則是西洋艦隊用以表明和平意愿、表示不會開戰的重要信號旗。
至于那6組紅燈籠,則是華夏水師向對方傳遞友好信息的方式。
“報——對方戰船掛出日月旗和平旗,掛訪問信號燈!”
隨著一聲聲嘹亮的報告聲傳來,浡泥水師每一艘戰艦的瞭望兵們紛紛瞪大了眼睛,向著各自所在船只的將領報告著這一情況。
“日月旗?這到底是哪個國王來了啊?”一名士兵滿臉疑惑地自言自語道。
“你看那旗幟上還有金龍呢!依我看吶,八成是華夏大清的皇帝親臨啦!”另一個士兵指著遠處的旗幟,興奮地說道。
然而,旁邊馬上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大明的旗幟上不也有龍嘛!說不定是南明的皇帝來了喲!”
一時間,眾士兵們望著前方越來越近的龐大艦隊,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