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嬌聲說道:“師父,實不相瞞,如今徒兒已然成為一名真正的修真真人啦!”
“啊!”袁承志驚呼出聲,身體不由自主地向前跨出一步,急切地追問道,“那你從何處得來的修真功法?又到底是拜入了哪一家仙家道門之下呢?快與為師細細說來!”
要知道,自從袁承志的師父穆人清將華山派的鎮派之寶——修真功法殘卷傳授給他之后,袁承志便對修真之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深深地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此刻聽聞自己的徒弟何惕守竟然已經成功踏入修真者的行列,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修真真人,他內心的激動之情簡直難以言表。
這不單單意味著修真一事并非只是虛無縹緲的傳說,更是讓他覺得那夢寐以求的機緣或許就近在眼前。
“師父,弟子并未投身于任何仙家道門之中,引領我們踏上修行之路的乃是曉寶,是他賜予我修真功法和提供修煉資源。”
聽到這話,袁承志不禁失聲叫道:“韋曉寶?”
“沒錯,正是曉寶!”何惕守連忙點頭應道。
緊接著,何惕守便從前往琉球與蘇荃相遇那刻說起,將這兩年來跟隨韋曉寶修行的點點滴滴,事無巨細地向袁承志娓娓道來。
她講述著自己是怎樣在韋曉寶的悉心指導下逐步提升修為,又是怎樣親眼目睹天地聯邦由弱到強、一步步發展壯大起來。
待何惕守說完這段漫長而又精彩的經歷之后,袁承志緩緩地吐出一口濁氣,感慨萬千地吟誦起一首詩來:
“神仙不知真有無,其術可圖不可圖。得之不得存乎命,躁不以命良可吁。”
站在一旁的袁明夏聽得有些迷糊,忍不住開口問道:“父王,您這首詩究竟有何深意呢?”
“這乃是宋朝詩人徐積所著的《求仙》一詩呀,其中所言之意便是那成仙之路縹緲難尋,可遇卻不可強求吶!
“想當年,為父耗盡一生光陰苦苦參悟那本來自華山的修真殘卷,然而始終未能得其法門,以至于至今仍徘徊于修真門外。”
“可是你瞧瞧,你大師姐倒好,竟能如此機緣巧合之下輕輕松松便踏入此道,這不正好印證了那句流傳已久的古話嘛——‘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啊!”袁承志感慨萬分地說道。
緊接著,袁承志又對身旁的徒弟說道:“惕守啊,連阿九如今都已成為真人啦,為師也想要踏上這修真之途,你可否替為師去向曉寶說一說,讓他將那修真功法傳授與我呢?”
只見何惕守微微頷首,輕聲回應道:“嗯,師父放心,明日一早我便前去跟曉寶說此事。”
一旁的袁明夏說道:“父王,剛才大師姐已然帶著我一同去找過曉寶大師兄啦。只是,大師兄卻說須得待我有了子嗣之后方可修煉,否則極易落得個孤家寡人、后繼無人的下場。”
“哦?竟然還有這般說法?”袁承志滿臉驚訝地追問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