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學自行車還是很有天賦。
現在都能載人,穩穩當當地騎行在路上。
現在的路可不比以后的路,坑坑洼洼的人,下雨天走到路上淺一腳深一腳,全是爛泥。
然后第二天太陽出來暴曬,這地面就直接成型,到處都是腳印。
這路況可想而知有多差。
不過這只是村子里的路,外面的大路質量還是不錯,不說騎自行車如履平地,但至少不會顛簸。
所以劉平安進了村子,想推車是有原因的。
三叔到了門口,柴門是打開的,三叔直接跨過低門檻就把自行車騎了進來。
他看到劉平安就興奮地說道:“你這自行車質量真好,比村里用的牛車還好用。”
“還行吧,畢竟這么貴的東西,要是質量不好也不會那么緊俏。”
三叔點點頭,小霞小艷高興地從后座下來后跑到了堂屋里,三叔也把自行車停好。
“我本想帶著小霞去找村長開證明,誰知道村長跟著大壯做牛車去拉糞了,準備做最后一次施肥,估計明天才回來。”
“我不急三叔,我才回來半天,我急著去城里干嘛。”
三叔跑到廚房里,端了盆水出來,拿著抹布擦拭自行車,自行車上面是有點泥巴,但劉平安覺得沒什么。
可三叔卻擦拭得很仔細,如同照顧媳婦一樣。
劉平安這下明白了,為什么三大爺每天都要擦車了,珍惜啊。
他得來的太容易,不明白錢難賺屎難吃的道理。
一輛自行車,按照劉平安現在的工資,都得不吃不喝工作一年,才能買下來。
正常來算也得一年半。
這么長的時間,珍惜也正常。
三叔既然在打掃自行車衛生,劉平安也不打擾他。
現在已經快到吃飯的時間,劉平安的母親張桂芳已經進到廚房里開始忙活。
大嬸奶奶她們還在制作衣服,說是明天回去得穿得干干凈凈。
既然如此,劉平安就準備展示一下自己的廚藝。
走到廚房里,張桂芳正在切肉,主要是掛在廚房房梁上面的熏肉。
這玩意就是適合古代,和現在這個時候。
到了后世,都屬于吃著玩的東西,屬于嘗個鮮。
畢竟每天都有新鮮肉賣,誰吃腌制的東西?吃多的還容易得病。
劉平安提著一個袋子過來,張桂芳好奇看去,就看到劉平安打開小麻袋,露出了里面綠油油的豌豆。
張桂芳看得眼睛都瞪大了。
“你這,這是豌豆?哪里來的?”
豌豆一年四季都能種植,但是春季至少都是2月至4月,需要一段時間的成長期,到了5月才能采摘。
現在這個時間段,不挨著冬季時間,也不挨著春季時間,怎么會有豌豆呢?
“這是城里朋友送給我的。”
劉平安把豌豆倒入碗里,砰砰砰的聲音如此悅耳。
“現在在弄一種叫蔬菜大棚的東西,可以在里面種植反季節蔬菜。”
張桂芳聽不懂,但是這是她兒子,她也不覺得丟人。
“反季節蔬菜是什么?”
“就是說,原本春季才有的蔬菜,有了蔬菜大棚后,冬季都能吃到。”
聽到這話張桂芳就不淡定了,她放下菜刀,拿起豌豆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