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媽在一旁也跟著笑了起來,笑著插話道:“誰說不是呢,人家許大茂呀,也有他自個兒的優點呢。你看他平日里放映電影那活兒,干得那叫一個認真,那股子專注勁兒,咱也是都看在眼里的呀。要是他真能借著這個機會安定下來,對咱們這四合院來說呀,那可也是一件好事呢。”
一家人就這樣圍坐在桌旁,你一言我一語地邊吃著那美味可口的玉米餅子,邊暢快地聊著天,那氣氛呀,別提有多溫馨和諧了。沒過多久,話題就又像那潺潺流淌的溪水一般,自然而然地從許大茂的相親這件事兒上,緩緩地轉到了四合院里的其他瑣事上了。
比如說呀,誰家那調皮的貓又趁著主人不注意,哧溜一下就爬上樹了,結果上得去下不來,在樹上喵喵叫個不停,可把主人給急壞了;又或者是誰家的孩子這次考試考了個好成績,那臉上的笑容呀,就跟朵花兒似的,別提多驕傲了,一家人都跟著高興呢;
還有誰家的老太太呀,心靈手巧的,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還不忘給院子里的大家伙兒都分享分享,那熱乎勁兒,可真是讓人心里暖烘烘的。
在劉海中一家看來呀,這些看似瑣碎平常的小事兒,雖然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大場面,可卻恰恰是生活中最最寶貴的部分呢,它們就像是一顆顆璀璨的小珍珠,串聯起了這充滿著人情味和煙火氣的平凡日子,讓每一個平淡的瞬間都變得熠熠生輝起來。
而在四合院的另一個角落,一大爺易中海的家里,燈光同樣溫暖。
在那間充滿著歲月痕跡的屋子里,易中海靜靜地坐在那張看上去頗有些年頭的藤椅上。藤椅的顏色已然因為時光的打磨而變得有些黯淡了,卻依舊散發著一種獨屬于老物件的韻味。他輕輕地晃動著身體,那藤椅便隨之發出輕微的“嘎吱嘎吱”聲,仿佛在與他一同回味著往昔的點點滴滴。他的眼神里滿是溫和,就像是春日里那暖洋洋的陽光,柔和且包容,讓人看著心里便覺得踏實。
而他的妻子一大媽,此刻正坐在他的旁邊,手中拿著針線,全神貫注地縫補著一件舊衣裳。那衣裳上有著幾處磨損的地方,針腳也有些稀疏了,可一大媽卻絲毫沒有不耐煩的樣子,她的動作極為細心,每一針每一線都飽含著認真與專注。那細細的線穿過布的瞬間,會發出一種輕微的“嗤啦”聲,在這寧靜得幾乎能聽見彼此呼吸聲的屋里,顯得格外清晰,那聲音就好像是時間在這一刻緩緩流淌的聲音,不緊不慢,悠悠然地訴說著生活的平淡與真實。
“中海啊,你看這院里的孩子們,一個個都跟那破土而出的春筍似的,蹭蹭地就長大了呀,而且現在都有自己的心思了呢。”一大媽一邊手上不停歇地縫補著,一邊微微抬起頭,眼神里透著幾分感慨,語氣里也滿是歲月沉淀后的感嘆,“就像光奇和光福那倆孩子呀,雖說平日里有時候調皮搗蛋得讓人頭疼,不是上房揭瓦,就是滿院子追著打鬧,可這心里呀,還是明事理的,關鍵時候也知道個輕重呢。”
易中海聽了妻子的話,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隨后輕輕地點了點頭,那動作里滿是認同,他緩緩地開口說道:“是啊,孩子們確實都懂事了。咱們這一輩子,雖然沒能有個一兒半女的,可這些院里的孩子呀,咱們不都是打心底里當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嘛。看著他們一天天地成長,從那懵懂無知的小娃娃,變成現在能獨當一面、有自己想法的大孩子了,心里頭呀,別提有多欣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