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清場,站在遠處的沈明月他們只能看見河上飄了一陣煙霧,良久后,玄竹緩緩從河岸走出。
“可以施工了。”
眾人瞪大了眼睛,對這種情況震驚不已,等玄竹說完,果不其然樁子能下進去了,整整二十八個施工小組施工都格外的順利。
沈明月他們也被分配了各自的任務,南方特別潮熱,小姑娘們沒干多久就想著到暗地里躲涼,背地里還嘀咕他們是來畫設計圖的,又不是來干活的。
只有沈明月一個人在工地來往,跟工人們交流這處設計改如何建造。
有了空閑時間這才開始處理自己的事情,整整幾周過去,沈明月整個人都憔悴了不少,不分晝夜的忙碌讓她眼底下掛著碩大兩個黑眼圈。
聲音更是疲憊了不少,就連跟顧遠舟打電話的時候,都被顧遠舟囑咐著要多加休息,讓她不要做拼命三娘。
經過建筑施工人員和設計師們都努力,大橋一點一點建造起來,混凝土鋼筋樁子打好了,系梁的鋼筋也逐漸起了形狀。
偉岸的模樣,沿路上的來往人群都能看見,站在高處的人都能看見那大橋綿延不盡地往另外一個方向伸展。
這次項目本就引得全國人注意,一開始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十六千米的大橋,這怎么能建造的起來呢?
無數質疑聲響起,就連各大報紙上都討論著這座連岸大橋是否能建起來。
大橋剛有了雛形,各大報社的人當即就來采訪,甚至電視臺也來了人,總臺的記者望著幾十米高延綿不絕的長橋,心中都涌起無數感慨。
總臺記者跟上級領導商量之后,等待電話打來,攝像機實時運行轉播。
“大家好,我是總臺的記者,這次我位于連岸大橋的沿岸。”
總臺記者滿面都是榮光和自豪,“在我身后這座大橋,是縱橫歷史最長的大橋,長約十六千米。”
“這座大橋一開始備受質疑,但在今天,雛形就屹立在我們的面前,相信用不了多久,這條大橋就能通行了。”
“讓我們采訪一下參與我們本次建筑的設計師和領導。”
上級領導揣著一副官方的話語,將這次大橋建設的大致都說了一下。
幾位設計師都不善言辭,一臉嚴肅地將領導的話翻譯了一遍說了。
總臺記者認真聽著,時不時點點頭,隨后視線看向沈明月時,忍不住眼前一亮,立馬引著攝像頭走到了沈明月的面前。
“在這里,我還見到了一個老熟人。”
總臺記者介紹沈明月,“這是我們聞名全省的女企業家,沈明月女士。這次也參加了我們得大橋建設,請問沈明月女士,您有什么想法?”
沈明月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一副國泰民安的模樣,目光平視攝像頭。
“本次大橋建設能造福兩岸民眾,身為有能力的我,參與此次建設,為國家出一份力量義不容辭……”
沈明月也跟著說了一番官話,她滿面微笑地將話說完。
全國電視臺實時轉播,大伙兒看到這一幕都驚呆了。
總臺記者贊賞不已,將沈明月夸了一番,說她是造福大眾的有名企業家,也是能為國家出力的實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