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說明的,北方軍團代理司令官索漢將軍,補充給安德魯的23與38,這兩個步兵半旅,都屬于典型的魚腩部隊。
他們原本就是在朗德勒西要塞攻防戰中,被英國王子約克大公突擊騎兵打得落花流水的,原查普斯將軍的部屬。
如今的這兩個半旅減員厲害,加起來也不過2千人多一點,勉強湊上一個整編半旅。但關鍵是,這些士兵的士氣低落,厭戰情緒也很大。
進入戰場之后的安德魯將軍,可沒多余的時間、金錢與心情,去整頓或是收買這兩個半旅的軍心,事實上也沒必要。
最終,安德魯只是命令已晉升為(戰時)上尉的聯絡官蘭德爾,從這些游兵散勇中,挑選300多名精神狀況不錯的官兵,來擔當來復槍營的支援部隊。
至于其他的1600人,除了修筑幾個簡單工事,就是充當炮灰留在拜雪鎮布防,掩護來復槍營撤退。
在橋對岸的聯軍炮隊抵達東面橋頭之前,席塞爾少校已派人通知安德魯和霍斯,并要求第一連隊立刻撤離。
那是己方偵查騎兵來報,隸屬于第五縱隊的騎兵聯隊目前距離上游渡口不足5公里。
換言之,來復槍第一連隊,以及負責掩護它側翼的其他兩個連隊,必須在30分鐘內,全部撤回到拜雪鎮上。
而始終堅守在橋頭堡陣地,并以一名普通士兵作戰的安德魯將軍,也跟隨殿后的部隊撤到拜雪鎮。
在這之前,還有43名被法軍俘虜的聯軍“水兵”。這些人幾乎個個赤-身-裸-體,那是他們大都屬于橋下泅水而來,背上除了一把帶刺刀的燧發槍,就別無他物。
蘭德爾上尉曾建議霍斯連長,干脆將這些口碑不太好的黑森雇傭兵戰俘,全部重新趕下冰冷的馬凱河,讓他們自生自滅算了。
對此,霍斯上尉倒是堅決反對,此舉會導致43名被俘士兵中,很多人由于筋疲力盡而淹死于河中。
所以他建議將一絲不掛的“水兵們”押回拜雪鎮。而且當地居民在逃離該鎮時,在房間留下過不少破爛衣物。
最終,當兩位上尉的不同意見,最終匯報到安德魯面前時,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霍斯上尉的主張。那是穿越者同樣認為,在獲勝之后,就沒必要對放下武器的敵人太過殘忍。
此外,在剛才兩位軍官的對話過程中,安德魯敏銳的察覺到這批聯軍戰俘中,應該有兩到三人聽得懂法語。
于是,習慣于擺弄陰謀詭計的安德魯將軍,決定讓這些人充當己方的“奸細”。他們會在某個時候,無意中“偷聽”到法軍的下一步行動。等到法國-軍隊撤離拜雪鎮之后,喜出望外的俘虜們會將這一機密,上報給趕來的金斯基親王。
不僅如此,正如肯特上尉預感的那樣,法軍沒能成功引爆馬凱橋,根本就是故意為之。事實上,即便是那一刻導火索被點燃,途中有幾段火藥線已被潮濕泥沙覆蓋,無法繼續向前燃燒。
在撤回拜雪鎮之后,安德魯并沒有在此再度修整,而是騎著“寶馬”沿著直通里爾的道路,繼續向西撤退到三、四公里外的謝朗村。
與此同時,克利中校和他步兵半旅,在塞納蒙(戰時)少校兩個炮兵連隊的配合下,已在此構筑了堅固的防御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