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銳?!”
當安德魯看到代理司令官親自擬定的軍令中,居然出現這個字眼時,當即就明白后者在暗示自己,可以將23步兵半旅與38步兵半旅,剔除混編旅的序列中。
很快,安德魯就從上述兩支魚腩部隊里面,挑選了500名在戰斗中表現不錯的士兵(含蘭德爾上尉之前指揮的300人),補充到克利步兵半旅。余下的1500人,統統扔給了麥克唐納,讓未來的帝國元帥慢慢去調教這些廢物。
另外在安德魯的默許之下,席塞爾(戰時)中校和塞納蒙少校,也從被俘的黑森雇傭兵中,鼓動了一批有意愿的士兵,甚至是下級軍官,加入到法軍的作戰序列。
由于多年前,在北美殖民地的糟糕表現,導致黑森大公國的士兵,在口碑與軍紀方面不怎么好。
對此,安德魯卻不以為然,好用就行了。
就在旺代諸省,以及布列塔尼地等地,藍制服的共和國士兵發起狠來,可以一口氣屠殺了30萬當地民眾。至于擄掠等方面,更是不計其數了。
以至于在19世紀,那些堅定擁護法蘭西共和國的雨果、莫泊桑、巴爾扎克、福拜樓與大小仲馬父子等,幾乎無一例外的,都在同情支持叛軍的旺代民眾。
與瑞士雇傭兵一樣,但黑森職業軍人的戰斗素養很不錯。而且還價格便宜,普通士兵的月俸不過是2勒塔,約合0.67里弗爾。更關鍵的是,黑森士兵與安德魯一樣,同屬德意志或是日耳曼民族。
依照歐洲的傳統,一旦被俘之后,當雇主無法用錢贖買自己時,雇傭兵就有權重新選擇效忠對象。
即便是在一天前,還在打生打死,打出腦漿的敵對雙方,很可能在下一刻,變成了背靠背的戰友胞澤,也并不稀奇。
重新整頓之后,安德魯麾下混編旅的作戰部隊,包括克利(戰時)上校步兵半旅的2100人,席塞爾(戰時)中校的來復槍聯隊500人,蒙塞納少校的炮兵營350人,以及不足200人的騎兵中隊。
如果再算上留在里爾城里的工兵連隊與輜重隊,以及安德魯身邊的護衛隊,整個混編旅的總兵力在3300人左右。
在后世,3300人屬于妥妥的一個整編旅,但在1794年,法軍的一個整編旅的作戰部隊,通常是兩個步兵旅,外加一個騎兵中隊的規模,也就是小五千人。
不過,這些記錄兵力規模的數字,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罷了。
無論是現在法國大革命時期,還是以后的拿破侖戰爭時代,在絕大部分的時間里,無論是師團、旅團一級,還是半旅(團)、營一級,都是嚴重缺編的。
一方面是各個軍團的戰事頻繁,導致戰斗部隊的減員很多,這的確是事實;另一方面的事實,就是吃空餉,喝兵血的事情古今中外都有,哪怕是革-命的法國也不例外。
這種事情,安德魯清楚,索漢也清楚,卡爾諾同樣清楚。
如果戰是打贏了,一切都好說,那是勝利者不受任何譴責;但凡打輸了,類似的污點就會是戰敗將軍們,走向斷頭臺的罪證。
于是,驍勇善戰的屈斯蒂納將軍,即便是得到了權勢朋友羅伯斯庇爾的竭力辯護,依然逃脫不了斷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