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前,約克公爵秘密授權留守的約翰·摩爾將軍:在代理指揮官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下令放棄魯貝村的陣地,逐步撤到斯海爾德河的東岸,再行組織防御。如果在撤退途中遭遇優勢法軍的包圍,在堅持抵抗30分鐘之后,才可以放下武器。
當凄厲的蘇格蘭風笛聲響起時,約克公爵第一個跳上馬背,他那孤獨而堅毅的身影,無聲激勵其他兩千名英國勇士跳上戰馬。
或許是受到莫名的鼓舞,一支由法國兩百多名叛逃移民組成的百合花騎士團趕了過來,主動要求加入到反擊共和國-軍隊的隊列中,并得到約克公爵的贊頌和允許。
在之前的觀察中,約克公爵看到南線法軍,即伯納德部隊形較為松散,存在一個約半英里左右的空隙。其間,約克也沒看到有法軍騎兵在此掩護。
鑒于此,英軍指揮官便將南線法軍的左翼,作為騎兵部隊的第一輪打擊目標。
如在上次朗德勒西要塞攻防戰那般,伯納德部的左翼承受不起兩千英國騎兵的一個沖鋒,便兵敗如山倒,四下潰散開去。
見狀,約克公爵和他的騎兵部隊也不再繼續追擊,只是集體調轉馬頭,繼而沖向南線法軍的右翼。
這一次,剛剛獲勝的英國騎兵遇到了兩個大麻煩。
首先是右翼法軍步兵旅,最終趕在側翼友軍潰敗之際,成功以步兵營為單位,結成了一個個互為犄角的反騎兵空心方陣。
此外,法軍周邊地形的比較破碎,平原之上還有茂密樹林、溪流與沼澤交織在一起,能夠讓2千多英軍騎兵反復沖殺的通道,顯得比較狹窄,必須在各個法軍方陣之間穿梭,不僅延遲了英國騎兵的沖刺速度,關鍵還難以及時調轉馬頭。
就在約克公爵揮舞軍刀,一馬當先,率領英國騎兵,連續沖垮了法軍右翼的兩個步兵方陣時,卻不料“自家后院”竟然起了火。
那是由法國兩百多名叛逃移民組成的百合花騎士團,突然高喊著“法蘭西萬歲!”“干掉英國佬!”等口號,從英軍身后沖殺過來。
由于事發突然,很多英國騎兵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曾經的友軍,從戰馬上砍翻在地。而察覺到不對勁的英國騎兵想要調轉馬頭,懲戒無恥的叛徒時,卻發現道路狹窄,前后的人馬狠狠的相互撞在一起,成為法國步兵的活靶子……
很快,隨著百合花騎兵團的反正,戰場之上的法軍忽然就士氣大振,而處在叛軍與法軍方陣的夾擊之中的英國騎兵,其士氣在一瞬間就如決堤洪水般潰敗開來,全體混亂的大撤退開始了。
此時,收拾了潰兵的伯納德將軍立即進行反擊。就連約克公爵也在亂軍之中被人拉下馬,稀里糊涂就成為法國人的俘虜。
在得知約克公爵的騎兵突擊失敗后,第四縱隊已經是一片混亂。即便是如此,身為臨時指揮官的摩爾將軍還是將5千英軍,其中還包括1千騎兵,順利帶回了斯海爾德河的東岸,并重新組織起防御。
……
【作者題外話】:二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