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北方軍團依照既定作戰方案實施的時候,在阿登軍團這邊,也開始了行動。首先發難的,是老將軍杜瓦爾所在的步兵師團。
6月1日,9千余名法軍從阿登軍團左翼,率先向駐防朗德勒西要塞的2千聯軍發動攻擊。確切的說,沒有大規模的攻擊,主要是在包圍要塞與四面挖坑。
與此同時,索漢也派博諾將軍帶領6千人,包圍了1500名聯軍控制下的瓦朗謝鈉要塞,切斷內外交通。
針對朗德勒西要塞的攻擊,更多是法國散兵使用滑膛槍,伏擊、驅趕實施偵查,或是傳遞消息的聯軍輕騎兵。想要強攻沃邦元帥建造的堅固堡壘,也只能使用沃邦元帥的軍事工程手段。
朗德勒西要塞是嚴格依照沃邦防御系統來建造的,也是沃邦元帥一生修建的33座新要塞之一;至于另外一座被聯軍拿下的瓦朗謝鈉要塞,那只是改建300多座舊要塞的其中一座。
朗德勒西要塞的主城被六座與主城墻相聯的棱堡環繞拱衛,主堡與外圍工事上駐扎著1800名步兵與炮兵,以及用于聯絡和反擊的200名騎兵,總兵力2千人。
4月份,在成功奪取朗德勒西要塞之后,聯軍總司令科堡元帥便下令對該要塞重新修繕,恢復了交戰前的全部防御功能,還計劃將該要塞作為日后進軍巴黎盆地和法國首都的前哨站。
然而在兩周前,法國北方軍團出人意料的在利斯河、圖爾寬與馬凱河一帶,發動了一系列的凌厲反擊。
頻繁的戰斗消耗,迫使聯軍不得不從斯海爾德河與桑布爾河之間的突出部,調走大部分的兵力,用于加強聯軍大本營圖爾奈的防御。而上述兩座要塞僅留下3到4千人,繼而由攻轉守。
回到眼下。整個朗德勒西要塞的棱堡、半月堡和壕溝的外側面,依然由磚石結構的外護墻支撐;環繞要塞的隱蔽路的外側,也重新插滿了防止敵軍突進的尖樁;最外層則是養護完好的斜堤,火炮可以連續且無死角的,射擊進攻中的敵方、騎兵與火炮部隊。
此外,朗德勒西要塞所處的外部地理環境,比較有利于處于防御的聯軍。那是城池周邊盡是平原、河流與沼澤,因此不存在可供圍城軍安置火炮的自然制高點。
自圍攻戰之初,杜瓦爾將軍把手中的九千兵力全部展開,用于防備要塞的突襲(突圍),伏擊敵方偵察騎兵,以及防御蒙斯方向的敵人援軍。
另外,依照軍團指揮官安德魯的要求,杜瓦爾將軍下令建造出容納4,5萬大軍的營帳,以及偽裝出軍團級的火炮數量。這是穿越者實施戰略欺騙中的重要一環。
為了演得更逼真一點,阿登軍團的代理指揮官安德魯,還忍痛自掏腰包,拿出10萬里弗爾的銀幣交給杜瓦爾將軍。
而后者,則以每天半里弗爾銀幣為報酬,在附近村鎮臨時征召了兩萬多名健壯村民,配合工兵部隊從事內外對壘線的修筑工作,繼而徹底切斷了城內與外界的聯系。
圍城的第三天,法軍已經在城市東南角開挖出第一道平行壕,平行壕所處位置恰在守軍火炮最大射程之外,同時包括24磅臼炮在內的攻城炮隊,也進入平行壕壓制守軍火力。
不僅如此,法國工兵還在平行壕內,另筑了方便進攻部隊的集合壕。這種工事修建在戰壕中,使隊伍在壕內排成作戰隊列。如果隊伍出擊,又可使隊伍能更好重新集合,而且也能有效防止敵軍從廣闊正面突圍。
依照沃邦攻城法,等到敵方要塞火力已被部分削弱后,法軍開始朝要塞方向,挖掘“之字形接近壕”,進至在第一道平行壕與要塞之間約一半位置后,開掘第二道平行壕……
就在法軍在兩座要塞外圍開挖塹壕之際,蒙斯方向的聯軍指揮官拉圖爾伯爵,也收到瓦朗謝鈉要塞和朗德勒西要塞的求援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