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也就是安德魯抵達斯特拉斯堡的第二周,來自巴登公國與符騰堡公國的一支運糧船隊,裝載著三千多噸夏收小麥,順利抵達了萊茵河左岸的斯特拉斯堡港口,等候卸貨離船。
看到此景,安德魯心中的懸石總算放下了大半,那是自己又、又、又一次費盡心思的給該死的塔里安,擦干凈了屁股。
需要說明的,在一個月前,國民公會正式通過了新的度量衡法案。于是穿越者非常熟悉的米、千米(公里)、克、千克、噸、毫升、公升等單位已在全法蘭西和各個占領區進行推廣,而安德魯就屬于最積極的那一批人……
實際上,這次糧食貿易的達成并不是表面上的那般容易,甚至在一周前,安德魯還以巴黎軍委會特使的身份,繞過已不知道跑到哪里游玩的軍事特派員塔里安,下令麥克唐納將軍和他的中萊茵軍團做好過河搶糧的準備。
最初的時候,巴登和符騰堡倒是非常樂意出售自家多余糧食與肉食,但招致與法國沒有領土接壤的巴伐利亞王國的堅決反對。于是,四國貿易談判曾一度陷入了僵局。
好在作為法國密使的巴泰勒米,其外交手段高超,他居然在不知不覺之間,先行與普魯士達成了一項購買兩千噸土豆的糧食方案。盡管此舉的糧食數量不多,但代表的政治意義卻是非常尋常。
這一消息傳出來后,使得中德意志各國誤以為普法兩國達成了同盟協定,身處夾縫中的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三國很可能會成為法國獻祭給普魯士朋友的禮物,繼而交換其堅守的萊茵蘭地區。
然而事實上,卻是巴泰勒米暗中派人在柏林、慕尼黑、斯特加特和符騰堡等地散布的謠言。加之此時,得到了救國委員會授意的安德魯將軍,毫不遲疑的下令麥克唐納的中萊茵軍團,加強在萊茵河左岸的軍事演習,還不斷的打造大量浮橋與渡過船只……
最終,巴登、符騰堡與巴伐利亞三國代表,與法國特使巴泰勒米在慕尼黑,聯合簽署了《四國糧食貿易協定》,繼而消除了這場因為糧食貿易問題而引發的戰爭。
作為貿易協定的附加議定書中,一個不被公開的政治承諾:法蘭西政-府將“徹底遺忘”巴登、符騰堡與巴伐利亞三國作為德意志諸侯參與過反法同盟的事實;不僅如此,共和國還將保證上述三國的中立國地位,防范北邊普魯士與西南方向奧地利的鯨吞蠶食。
依照救國委員會和農業部的統一調度,這批糧食除了少部分將轉運巴黎,其他大部分將通過陸路聯合水運的方式,送到正處于饑荒的中央高原與東南地區。
也是在當天,巴黎的糧食交易價格陡降了20%。其后的三周內,來自中德意志各國的糧食也陸續抵達斯特拉斯堡港口,其總量已經超過一萬噸。而法國與巴登、符騰堡和巴伐利亞三國達成的協議,糧食進出口計劃將持續到明年3月,法國冬小麥的收獲季。
此舉直接導致巴黎谷物交易價格持續下跌,將糧食打回到今年4月,北方戰爭之前的較低水平,這一令所有巴黎市民驚喜的變化,已經直接反應在新鮮面包的出售價格上。
巴黎市區的各個街頭,那些由政-府指定的平價面包店,每塊重4磅的棕色面包(又稱黑面包)售價再度恢復到8蘇(每磅2蘇);最為關鍵的,這些“國營面包鋪”能夠從上午6點到下午5點,不間斷的供應給攜帶有面包證的數十萬巴黎市民。
熱月政變之后,躁動起來的巴黎民眾生活恢復了少許平靜,至少那些每日為家庭采購食物的主婦們,會顯得非常高興。每一次,當她們的購物籃里堆滿了新鮮出爐的棕色大面包時,就會興奮的揮舞起手臂,自發高呼著“共和國萬歲!”“面包萬歲!”的口號。
與此同時,那些無良投機商在三個月以來,持續對糧食“囤積居奇”的暴富夢想,統統化為灰燼。為此,兩百多名商人因為欠下了無法償還的高利貸,而不得不跳河自盡,或是遠走他鄉。